伴有会厌囊肿的咽异感症的治疗

咽异感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既可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也可为非器质性者,后者以30~40岁女性病人较多。患者自觉咽喉部有堵塞感、颈部发紧、贴叶或痰粘着感,亦或呈小球样“团块”在咽部上下活动,既不能咽下,也不能吐出。位置常在咽中线上或偏于一侧,多在环状软骨或甲状软骨水平;其次在胸骨上区,较少在舌骨水平,于吞咽唾液时更为明显,但进食无妨碍。病程较长的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急躁和紧张等精神症状,其中以恐癌症较为多见。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这类患者,而且数量偏多。对于此类患者,部分病例检查时可仅有轻微咽部病变表现,甚至正常;部分病例喉镜检查时多伴有会厌囊肿、舌扁桃体增生、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会厌囊肿是发生在会厌黏膜下的囊肿,多发生于会厌舌面、会厌谷和会厌游离缘。常由于慢性炎症、机械刺激和创伤,引起黏液腺管受阻,腺内分泌物潴留所致。部分也可因为先天发育跨形导致。成人一般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咽部不适、异物感,常在喉部检查时发现。囊肿呈半球型,部广,表面光滑,灰白、浅黄或淡红色,间有细小血管纵横其上。囊壁一般很薄,触之有波动感用注射器可抽吸出黏稠内容物,色乳白或褐色。如有继发感染,则为脓液。对于微小的囊肿,可暂不做处理,密切观察即可。而对于会厌囊肿、舌扁桃体增生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我科常采取手术治疗,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舌扁桃体/咽后壁淋巴滤泡等离子消融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插管后采用支持喉镜将会厌囊肿及囊肿周围的组织暴露充分。若囊肿较小,则将沿着囊肿周围进行低温切割与消融,并且同时进行电凝止血;若囊肿较大,则在一侧先电凝再消融,切除时同时电凝以止血,保持切面平整。囊肿切除后逐个消融舌根以及咽后壁增生明显的滤泡。由于在低温环境下操作,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术后患者痛苦小且微创。手术后予以雾化吸入以及抗生素治疗5~7天,大部分患者咽部异物感明显消失。患者出院后辅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3个月,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效果显著。术后一般不易复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hl/11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