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视频第三十九

“从情意方面说,是经思考而立意去实现。思慧不仅是内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实现的行为,使自己的三业合理,与正见相应。有正见的,一定成就正信;有正信的,一定有要求实现的意向。所以,从正见而来的正思,是引发了向解脱的真实欲求。因此,古译正思惟作「正志」或「正欲」。”正思惟是思慧,但有一个重点,是经过内心的思考而发为一种意志力。我们要去实现这一种意志的决定性也是在正思惟中建立的,所以又叫正志,意思是透过正思惟而产生正确的意志去实践。建立了正见后,我们的信心就坚固了,知道这个法的可贵,内心是很安定肯定的。有了这样的信念,一定会产生想去体证的意向,这一种过程会强化迈向解脱的欲愿,所以古人又译作正志或正欲。“从无常的正见中,引发正思,就「向于厌」。”明白了无常的内涵,再经过思惟消化,更肯定了生命要迈向解脱的需求,此即向于厌。“厌”就是厌离,厌离对人间的贪欲执着,厌离生死不断的轮回,所以会想迈向解脱。“众生对自我及世界是恋着的;正思的向于厌,就是看到一切是无常是苦,而对于名利、权势、恩怨等放得下。这是从深信因果中来的,”众生一向对身心和外在的世界(即我与我所)很执着贪恋,如果能长命千万岁,那是绝对不会想离开这个人间的,越久越好。但是向于厌就不一样了,因看到人间一切是无常苦迫的,知道它的非实性,带来的只是贪欲执着、痛苦烦恼,对这样的苦迫我们怎么还要呢?所以对这些让我们染着的世间万法,尤其是名利权势及恩恩怨怨,自然就不执着,慢慢看淡看破而放下了。这是从深信因果中来的,因为看到了缘起因果的必然性,明白有生必有灭,对于这些生灭之法越染着必然越苦,所以才能放得下。“所以厌于世俗,却勇于为善、勇于求真,而不像一般颓废的灰色人生观,什么也懒得做,”这个很重要。是了解因果生灭的必然性而厌离世俗,不是变成颓废消极的。而且正因为知道因果的关系,要解脱涅槃,就必须具备解脱涅槃的原因条件,首先就要厌离人间的贪欲(不是厌离一切万法),更积极建立解脱的因缘,怎么会颓废消极呢?在这样的前提下,自然会厌离染着贪爱,而勇于建立具足解脱涅槃的条件。不发心离开染着,也不建立解脱的条件因缘,你怎么可能完成?这一生不完成,来生必然会相续,怎敢懈怠?所以真正懂得缘起而厌离人间万法的人不是消极的,反而更积极地为自己的解脱制造因缘而铺路。菩萨的六度其中之一是布施,需要外财(钱)、内财(体力)及智能。如果没有具备这些,如何去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要具备这些条件就要下功夫精进,要很积极的去用心具备这些资粮。一些人听了这个法后误解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就消极了。其实有正见的人消极于名利贪爱,而积极从事建立菩萨道的资粮,否则无法解脱成为菩萨,哪里谈得上会消极颓废!深信因果就不会消极颓废:厌于世俗人间的贪欲,是对治众生对贪欲的执着;勇于为善求真,修习戒定慧,是为解脱从事菩萨道而具备资粮。这个很重要,大家要有信心。导读问题

什么叫正思惟?

思慧来自于哪里,为什么?

了解因果和厌离贪欲有什么联系吗?

它们对解脱涅槃有帮助吗?

厌离世俗人间的贪欲颓废消极吗,为什么?

请根据视频和讲义谈谈感悟,同时请合掌,把今天的闻思修功德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回向给法界众生,愿正法久住。本文资料及视频整理来自: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大佛寺《杂阿含经》工作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yf/13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