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速览
01
一般资料
女性,66岁,突发左上肢抽搐2+小时入院。
02
现病史
入院前2+小时左上肢抽搐2次,伴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不伴意识丧失,不伴大小便失禁。
03
既往史
既往糖尿病2+年。
04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查体:意识清晰,自主体位,双侧瞳孔等大形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阻阴性,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辅助检查:
MRI头颅平扫+增扫:右侧额叶区占位性病变,考虑良性囊性病变可能性大。
颅脑CT:右侧额部见巨大囊状低密度影,右侧脑室受压明显,脑中线结构向左侧偏移。
05
诊断
右额蛛网膜囊肿、癫痫、2型糖尿病
术前检查
图1:头颅MRI显示:右侧额叶占位性囊性病变,大小约6.2*8.3*5.8cm,右侧脑室受压明显,脑中线结构向左侧偏移约0.8cm。
手术
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脑室造瘘部位,全麻下行开颅囊肿切除术+囊肿-脑池造瘘术
术后复查
病例解析
手术指征判定目前认为蛛网膜囊肿如果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局灶性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中线结构移位、癫痫反复发作等症状时应积极手术治疗。该患者右侧脑组织受压明显,伴中线结构移位,且伴癫痫发作,故手术指征明确。
治疗方式选择考虑开颅囊肿切除术+囊肿-脑池造瘘术,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残余的囊壁再生长或是残端的再闭合是囊肿复发的根本原因,尽量多的切除囊壁是预防囊肿复发的根本方法。全切困难时也要做到壁层的大部切除,打通周围脑池,让囊液成分参与脑积液循环。
技巧探讨
1)本手术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开窗便可满足手术需要,尤其适合大脑凸面的蛛网膜囊肿患者且囊肿又邻近脑室。
2)手术方法主要使用神经内镜部分囊壁切除术,囊肿-脑室造瘘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又能明确的消除囊肿、缓解症状达到不错的效果。
术后管理要点
1)蛛网膜囊肿患者护理应注意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防止二次受伤,避免剧烈运动,要及时监测脑内病变。
2)因术后可出现低压性头痛,可能导致晕倒,因此需要注意安全,家属注意保护患者,防止二次受伤。
3)蛛网膜囊肿患者间隔3月复诊CT及MRI,同时可行脑电图检查。
病例整理来源:颅内肿瘤组
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省重点学科
绵阳市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国家级规范化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科室设5个亚专业诊疗组:
1、颅脑外伤组:各类急、危重症颅脑外伤的治疗等
2、颅内肿瘤组:胶质瘤、脑膜瘤、小脑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等的治疗
3、脑血管疾病组:脑出血、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烟雾病、脑血管狭窄等外科治疗
4、脑功能性疾病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急慢性脑积水、难治性癫痫、昏迷促醒外科治疗、顽固性神经痛等的外科治疗
5、椎管颅底组:椎管内肿瘤,血管畸形,脊髓空洞症、颅底凹陷症等的治疗
6、小儿神经外科组:小儿脑外伤、脑血管病,肿瘤,脊髓疾病等的治疗
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时间表
-、
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