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近,春节也不远
大家在欢聚一堂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件事
那就是在吃饭时要小心异物卡喉
避免节日里意外的发生
3男子异物卡喉甚至穿孔
34岁的金先生(化名)当晚在外吃饭,进餐时他大声谈笑导致误咽了一块鸡骨,当时感到不适,医院而是按土法吞饭喝醋,一番折腾未见效且疼痛加剧,吞咽困难,第医院检查。“我们采用食道CT检查发现食道入口处有异物存留,且有气体腔隙出现。急诊入院后在全麻下通过食道镜顺利将一块鸡骨取出。”医生说。
48岁的赵先生也是高谈阔论时,一块鸡骨趁其不备“溜”进食道。赵先生吞咽不适,后疼痛加剧,来医院就诊。医生通过食道CT发现患者第一胸椎水平有异物,急诊食道镜下探查却没有发现食道异物,但细心的医生还是发现食道左后侧壁有穿孔,并且有脓液溢出。医生再次复查CT,终于发现异物有游走迹象,已“游”至位于椎体前方。最终,在骨科医师协助下,在赵先生第一胸椎前方找到穿破食管的一块鸡骨头。
近60岁的王大伯是误咽鱼刺,痛得不断呻吟。原来,这是一根s形大鱼刺穿透食道,进入人要害部位,若刺破大血管也会要人命,所幸急诊食道镜下顺利将之取出。
这种伤痛的高发期来了
南昌大学二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杨春平介绍,鱼刺、鸡骨等异物进入,大部分的鱼刺卡在舌根部、扁桃体及会厌处,刺入部位感染引起局部脓肿、感染扩散可能会形成颈部深处的大脓肿;鱼刺刺入食道,更加危险,因为食道和主动脉几乎是全程贴在一起的。有些鱼刺直接就刺破主动脉了,一旦大出血,不少人是救不回来的。
一般来说,老人小孩易发生异物卡住,发生危险,老人咽部粘膜感觉迟钝,吃饭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吞入异物。此外,有的老人掉牙多,食物嚼不碎,也会吞下大块食物中夹带的鱼刺等异物;儿童孩子吃饭时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大口吞咽。一旦家长不注意,就可能吞入鱼刺。
元旦将近,春节也不远,过节猛吃畅饮是异物卡住的高发期,杨春平提醒,聚会时如果饮酒多,最好少吃多刺的鱼、鸡块等食物,因为一边喝酒一边吃东西,很多饮酒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同样,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多谈笑,千万要咀嚼充分,以免给异物可乘之机。因为人体气管入口与食管入口距离很近,喉部前上部有一块会厌软组织,吞咽时软组织上提,关闭喉腔入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进气管,在大声说话或大笑时,气管入口的“盖子”——会厌软组织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食物容易进入气道。重要的是,异物卡住慎用土方法,医院。
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发明的,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01三岁以下孩子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咀嚼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很难将其嚼碎,加之吞咽功能尚不健全,极易发生气管异物。统计结果显示,这些卡在孩子气管里的异物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8.9%,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类。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02急救成人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肚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03用于自救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大家在吃饭时一定要小心异物卡喉的问题,切勿边咀嚼边大声说话或大笑,尤其在节日期间避免“乐极生悲”的情况。若不小心发生意外尽快就医,快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吧!
来源:医院综合广州日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编辑:龚文婷见习编辑:张文静
编审:胡武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