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部分人在进食时有狼吞虎咽、吞咽时大声讲话的坏习惯,部分老年人有咳嗽反应迟缓、吞咽功能差的毛病,大多数婴幼儿的会厌软骨则还没有发育完全,却又喜欢在口中乱含异物。这些因素都可能会造成食物进入气管,严重时阻碍空气流动,使患者无法呼吸,并带来生命危险。此时旁观者必须有人能采取及时果断的急救行动,清除患者气管内的异物,防患者窒息死亡。
在本次学习任务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对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01
常见的临床表现
由于不同患者呼吸道异物阻塞的严重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气道部分阻塞
表现为呛咳不止、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发绀。
2气道完全阻塞
较大的异物堵住喉部、气管时,表现为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随即意识丧失,很快心跳呼吸停止。
3特殊表现
图片来源
MedlinePlus当异物吸入气管时,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V”字状手势是判断呼吸道异物阻塞的重要标志。
02
呼吸道异物阻塞的初步行动
1初步判断
判断患者的神志意识、呼吸情况。若患者意识清醒且仍可交流,则询问异物的种类、大小,以及发生呼吸道阻塞的时间。
若患者呼吸道仅部分阻塞,神志清醒且气体交换良好时,救护员不要做任何处理,应尽量鼓励伤病员咳嗽。
2初步行动
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若确定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后,询问“我能帮你吗?”,从而了解能否咳嗽和说话程度。病人点头告知后,便开始实施救治。
如伤病员不能说话,不能咳嗽,呼吸道部分阻塞而气体交换欠佳时,立即用急救方法救治,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03
急救措施
海姆立克法是最有名的呼吸道异物堵塞的应对方法之一,自年由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创立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法的要领在于,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以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使胸腔压力骤然升高。双肺下部因此被压迫,驱使肺内残存空气形成气流直入气管,将气管中的异物驱出。
根据适应人群及方法的不同,一般将海姆立克急救法分为立位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和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三大类。
1立位腹部冲击法
图片来源
medical-dictionary立位腹部冲击法主要适用于神志清醒的成年或大于1岁患者,其操作步骤为:
①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站稳,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令其身体略微前倾。
②将双臂分别从患者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
③左拳拳眼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令双臂抱紧患者。随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拳眼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用力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
④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再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2胸部冲击法
图片来源
firstaidlesson腹部冲击法是一系列十分实用的方法,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在有些人群,例如孕妇、肥胖者身上,腹部冲击法是较难操作的。这时候更多使用的方法是胸部冲击法。
①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站稳,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令其身体略微前倾。
②将双臂分别从患者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
③左拳拳眼置于患者胸骨中部,避开肋缘及剑突,双臂抱紧患者,由内向上有节奏冲击。
④重复动作,直至异物被排出。
3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
针对1岁以下的婴儿,使用的是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
①大人把左手放在大腿上,让婴儿趴在左手的手臂上,左手掌轻托婴儿的下巴,使其保持头低脚高的体位。
②用右手掌拍击婴儿的背部,5次后停止。
③换一只手。使婴儿仰躺在你的右手的手臂上,并保持头低脚高的体位。
④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对婴儿的胸部进行冲击按压,注意用力适宜。5次后停止。
⑤在检查婴儿口中是否有异物排出,有的话用镊子取出;没有的话重复之前的动作,以5次背部拍击+5次胸部冲击按压为一组,直到婴儿脱离危险。
对于失去意识的患者,则应参考第1期学习专题的心肺复苏相关内容进行操作。若患者呼吸道内确实存在异物,则在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用力按压胸部,可以帮助驱出呼吸道内的异物。
呼吸道异物阻塞的应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急救知识。更多的人学习如何进行海姆立克法救治,就意味着更多受困于呼吸道异物阻塞的人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次专题中学习到海姆立克法的宝贵技巧,同时分享本次专题,鼓励自己的家人、朋友也加入这项学习任务中。
与此同时,你还可以联系自己的医疗机构或红十字会,以获得实地学习该项技能的机会。
结束前,我们有两道测试题送给大家(答案可以通过在后台发送“海姆立克答案”获取)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