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季节变化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咽喉疼痛的病人,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但在我们工作或生活中,有一款咽痛可不能忽视。它有咽痛逐渐加重,乃至最后咽痛剧烈,甚至口也张不开,无法下咽,痛苦不堪。临床上遇到这款难缠的咽痛,应警惕扁桃体周炎(继而发展为扁桃体周围脓肿)这种疾病必须早发现,早排脓。
那如何做到早发现呢?
通过典型富有特色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在扁桃体急性发炎3~4天后,发热仍持续不退或又加重,体温上升达39℃以上,咽痛加剧,吞咽时尤为明显。常限于一侧,当然双侧发病的也有,但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可放射至同侧耳部及牙齿。病情严重时患者头偏向患侧。讲话含物不清,严重时张口受限,部分患者口内会出现大量粘稠唾液沿口角外流。同侧下颌角淋巴结常肿大。
通过体征
患者大多表现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因剧烈咽痛和张口困难,检查常不合作。
早期周围炎时,在诊断时容易忽视,不过一般可见一侧舌腭弓显著充血。若局部明显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提示脓肿已形成。
扁桃体周围脓肿有几种形式:
前上型者,患侧腭舌弓及软腭红肿突出,悬雍垂水肿,偏向对侧,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推向内下方。病程7~10天者,有的脓肿可自行破溃排脓。
后上型者,患侧咽腭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软腭与悬雍垂可无水肿,常无张口困难。但是,炎症可向下扩散至喉咽部及喉入口等处,可引起喉水肿等并发症。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不难。咽痛逾4-5天,局部隆起明显及剧烈咽痛,即可判定脓肿已形成,穿刺抽脓可确定诊断。也可通过、增强CT或磁共振辅助判断其脓肿位置,甚至可以鉴别其他相关性疾病。
治疗:
经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可迅速控制,预后良好。
脓肿形成前的处理
其治疗与急性扁桃体炎相同。给予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及适量的类固醇激素,并给予输液、对症治疗。
脓肿形成后的处理
(1)穿刺抽脓:
可明确脓肿是否形成及脓腔部位。
(2)切开排脓:
(3)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适宜病程较长,多次切开排脓仍未治愈者。扁桃体周围脓肿好复发,为防止复发,应行扁桃体切除术。可在急性炎症消退后二周行扁桃体切除术。
(图片部分源自网络)
医院
守护您的健康
原标题:《一款需要提高警惕的咽痛疾病——扁桃体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