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及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根据其发病原因,通常可分为感染因素及其它因素。
一、感染因素:
1.生理结构:由于肛门的生理结构,容易使粪便进入肛腺部位,诱发肛腺感染。在肛腺感染后,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肛管直肠周围继发感染,最终形成肛周脓肿。
2.外伤刺激:如果有长期便秘的情况,可能因干结粪便排出过程中对直肠部位造成损伤,增加了感染风险。若此时发生感染,极易导致感染蔓延,形成肛周脓肿。
3.肛周病变:若患者自身存在肛裂、肛门损伤等症状,也可引起肛腺腺体部位受病原体入侵感染,引起肛周脓肿。
二、其他诱因:
1.药物因素:二甲双胍、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或其它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发生免疫下降的情况,也可能因肛门生理结构、外伤刺激、肛周病变等因素增加肛周脓肿的风险,最终感染形成脓肿。
2.免疫低下:比如克罗恩病、艾滋病患者等人群,都有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缺陷的情况,也可因自身病原体入侵引起肛周脓肿,进而增加肛周脓肿感染的几率。病人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期间,需注意配合良好的生活护理以提高自身免疫。
3.饮食习惯:若长期喜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吸烟酗酒,都可能会加重食物对肠粘膜、肛周的刺激,引起肛门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伴有出血,这也会导致肛周脓肿的出现。
肛周脓肿的发生主要与各类因素所致的感染有关,患者可在发病后感受到肛周疼痛、红肿、会阴部胀痛等不适,如果病症加重则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医院明确病情,可通过庞通六胺银染色液以明确感染类型,结合白细胞数、磁共振成像等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