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性的欠缺与厌学
现代社会,成人的再学习方兴未艾,但中小学生“厌学风”却与日俱增,原因:
成人一般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有选择余地;而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谁来教”、“何时学”都是规定好的。
建议:
在符合课程标准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增加一点学习的自由度,扩大一点选择的余地。
二、问题意识的欠缺与厌学
探险游戏:在不确定情境中诱发能动的活动,是唤起孩子兴趣的原因。
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答案,看起来节省了时间,但学生没有思考,无法体验初始的困惑到正确解答时的喜悦。经常如此,学生对学习兴味索然,是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
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三、消沉情绪与重度厌学
1.接连的失败会导致消沉情绪,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2.把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的学生,比归因于能力有无的学生,陷于消沉情绪的倾向要小。
3.消沉情绪一旦蔓延,就是重度厌学:如因某学科学习成绩差遭到来自各方面斥责——对该学科厌烦甚至讨厌该学科教师——对所有教师和整个学校教育产生厌恶、逆反——故意捣乱、逃学、违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