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经常出现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出现此类症状风险性增高,且往往发生于急症期,甚至发生在急诊手术治疗后。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积极的重要脏器功能急诊重症监护,完成及时和恰当的评估及治疗干预,能切实提高创伤救治效率。
1严重创伤与急诊重症监护密不可分
随着对危重疾病及治疗的病理生理学理解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已成为一个提供系统治疗的多学科团队,对潜在的病理状况和系统或器官特异性的功能障碍进行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干预,控制并发症风险及医源性器官损伤的一门学科。重症监护旨在重建正常的机体稳态并减少原发、继发伤及医源性损伤,由高强度的生理监测和对药理、血液动力学、通气给予快速反应和干预措施组成的医疗过程。
严重创伤是指由一种致伤因子引起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至少有1个部位是严重伤。而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为该类患者的危重症监护创造了新环境。随着创伤急救学科的发展,救治理念不断更新,现已在“黄金时间”、损伤控制和生命链涵义的延伸等三个方面,形成一体化急救模式:即设立急诊抢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病房。使得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后,能立即得到有效、连续的抢救,以缩短临床反应时间,治疗方案更趋合理完善,从而切实提高救治效率。
2急诊重症监护-强大的支持治疗功能
严重创伤患者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都可能因为感染、组织损伤、大量输血或缺血-再灌注发展成全身炎症反应,后续的免疫抑制可导致组织愈合改变、感染并发症、器官损伤和器官衰竭。急诊重症监护室为此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治疗功能。治疗主要包括:①有目的的复苏及强心支持;②适当且及时地使用抗生素;③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④强大的各重要脏器的监护及支持治疗。虽然早期复苏可以改善急危重症手术患者预后的观念很久以前就被大家认可,但关于复苏策略及治疗终点却有争议。如碱剩余、乳酸升高等组织缺氧的情况,及混合静脉饱合度的下降等的治疗往往与组织系统功能障碍的发展、出血及脓毒血症引发的死亡有关,且这些异常现象的早期纠正(在高危组6h内给予)往往与良好预后有关。将充分的组织氧合作为治疗终点,满足生理机能的改变且限制过多液体摄入的复苏策略较未满足以上条件者显示了更好的预后。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在各种条件下指导复苏的系列标记物。由急诊重症监护医师管理的大部分严重创伤重症患者需要控制感染源,这通常是整个治疗干预的一部分,因为此类患者大多伴有腹腔感染,或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对于有皮肤坏死和软组织感染的患者,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病因控制往往与预后相关,且此类患者在真正实现病因控制前往往需要多重手术干预。另对于发生脓毒血症的严重创伤患者,在进行手术干预前后,应控制感染源,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快速复苏,可稳定病情,同时对所有严重创伤患者,会同时在此期间发生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与支持治疗是必要的,它不但可以协助伤口管理,同时可以支持和减少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3严重创伤患者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重症监护室评分标准分为可用来评估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和用来评估不同时间点任一患者的器官系统紊乱或损伤程度两大类。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大致可分为针对特定疾病过程或特定器官系统的评分系统,如针对脑损伤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白癜风的前期症状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