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匆忙,但不要慌乱;日子可以清闲,但不能荒废。忙碌的时候,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闲暇的时候,放松身心之余也可以找方法提升自己。生活瞬息万变,只有步履从容、稳扎稳打,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顺。
亲爱的同仁们,早安吉祥!新的一天能量满满、福慧双增!??????
第一部分晨读:
6:15-6:45。今天晨读内容:《答聂文蔚书》38.4-38.6。
读书心得:
第一,如果有人病痛于旁,自己无法做到事不关己,因为万物一体;
第二,孔老夫子一生奔波于列国,而无暖席之暇,也不怕无信于民,他被当时很多得道之人、有名之人讥笑、毁谤,甚至被子路这样贴心的弟子所怀疑或不信,但是孔老夫子依旧不动摇其志,坚持他的圣人存心,“汲汲皇皇,若求亡子于道路”。
反思自己,能感受到阳明先生的这种真切之情。阳明先生一辈子也是毁誉参半,但是他无需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只是以天下病痛视为自己的病痛、以天下之乐为乐的存心去起心动念和处理事务,反而成为几百年后,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孔老夫子几千年后还是我们的学习榜样,而那些毁谤夫子、讥笑夫子的那些当世之名人,如今又有谁记得他们,又有谁在学习他们?
第二部分晨读:
7:00-7:30,中医晨读。
今天除了心经、清静经、大医精诚之后,晨读喉部的歌诀:
喉部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白喉
歌诀:白喉病生有单双,危症速治莫彷徨,商阳少商关少冲,棱针出血免灾殃。
穴位介绍:
商阳:在手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少商:在手大拇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关冲:在手无名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少冲: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韮叶。
病因病理分析
:内经载:骤起非火,缓起非寒。虚寒实热,是在明睿者,知所区别。单双喉蛾,又名喉痹,亦曰白喉;生于喉关上者轻,生于喉关下者重,此病喉闭片时,即不可救也。若男子从鼻梁中心,寻至头顶,妇女从后脑,寻至顶上,小儿看两手虎口,如有水泡红子,即用针挑破,喉蛾即破。
:针灸大成卷十一载:喉痹,原病式曰:痹不仁也,俗作闭,闭塞也,火主肿胀,故热客上焦,而咽嗌肿胀也。张戴人曰:手少阴少阳二脉,并于喉气,热则内结肿胀,痹而不通则死,后人强立八名,曰:单乳蛾、双乳蛾、单闭喉、双闭喉,子舌胀、木舌胀、缠喉风、走马喉闭。热气上行,故传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为单二为双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喉闭。热结舌下复生一小舌,名子舌胀,热结于舌中,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觉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暴发死者,名走马喉闭。八名虽详,皆归于火,微者碱软之,大者下散之,至于走马喉闭,生死人在反掌间,砭刺出血,则病已。尝治一妇人木舌胀,其舌满口,令以〈金非〉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计所出血几盈斗。喉痹急用吹乐,刺宜少商,合谷、丰隆,涌泉、关冲。
古人治疗经验
针灸大成卷十一载:尝治一妇人木舌胀,其舌满口,令以〈金非〉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计所出血几盈斗。喉痹急用吹乐,刺宜少商,合谷、丰隆,涌泉、关冲。
医疗案例
:陈先生,年四十六岁,河南人,住台湾省台北县永和镇新生路,患白喉病,由上垂下,堵塞咽喉而气息难通,经服药注射,毫无转机,以致群医束手无策,幸有其友人介绍,于民国五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实时乘车前来,请予诊治,余视其病情,甚是险恶,当于少商,关冲、少冲、商阳等穴,用棱针刺出恶血,转危为安,次日复针,其病痊愈矣。
:李小妮,女,年岁许,山东莱阳人,住台北市南京东路一段。民国四十二年秋,患白喉病甚严重初当发现时,即二目直瞪,呼吸困难,求予诊治,经施针、商阳、少商、关冲、少冲等穴,用棱针出血而愈矣。
:汪女士,年四十六岁,浙江人,住台北县永和镇新生路。患白喉病,从上坠下,形如大枣,饮食不能下咽,欲言无音,呼吸困难,以致危极,群医无策。民国五十七年元月二十九日,经友人介绍,请予诊治,当即施针上穴,均用棱针刺血,先后医疗两次,其病霍然而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喉咙肿痛
歌诀:喉咙肿痛气不舒,干咳音哑声难呼,须针液门合鱼际,关冲少商刺血愈。
穴位介绍:
液门:在手小指无名指歧骨间陷中,握拳取之。
鱼际: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陷中。
关冲:在手无名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韮叶。如上。
少商:在手大拇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如上。
病因病理分析
:金鉴注:胸膈上有风热,则咽喉肿痛,风热之邪若盛,则生单双乳蛾,在会厌两傍高肿似乳蛾故名也。热极则肿闭,汤水不下,言语难出,呼吸不通,名曰喉痹。若热极更兼痰盛,则痰涎绕于喉间而影响咽喉,内外肿闭,汤水不下,名曰缠喉风,皆危病也。或针刺出脓血则愈。若溃后不出脓血,仍然肿闭,汤水不下,则死矣。医疗案例
:陈君,山东人,住台湾省台北县中和乡中兴路。其夫人,四十二岁,喉疼似梗卡住,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难进,已经多日矣。民国五十三年元月七日,来所求治,经施针、液门、鱼际、关冲与少商,出血三次,其病霍然而愈。
:孙君,年四十一岁,湖南人,住台北市基隆路三段,患咽喉疼,迟延半年之久,饮食困难,干咳不停,咳则更甚。民国五十六年九月十九日,求予诊治,经取上穴施针,四次而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喉闭
歌诀喉闭肝肺郁火盛,壅热肿痛咽食难,须刺商阳关少冲,合谷少商针便痊。
穴位介绍
商阳:在手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关冲:在手无名指外侧,去爪甲如韮叶。
少冲: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如韮叶。
合谷:在手大指食指歧骨间陷中。
少商:在手大拇指内侧,去爪甲如韮叶。
病因病理分析
:金鉴外科:注:此证由肝肺火盛,复受风寒,相搏而成,咽喉肿痛,面赤腮肿,甚则项外慢肿,喉中有块如拳,汤水难咽,语言不出,暴起身发寒热,急刺少商穴,或针合谷穴,以开咽喉。又有酒毒喉闭,由酒毒蒸于心脾二经,热壅咽喉,喉肿色黄,其人面赤,目睛上视,若肿发于项外,脓胀痛者,防透咽喉,不可轻针,急用皂角末,吹鼻取嚔,其肿即破。
古人治疗经验
金鉴外科:注:咽喉肿痛,面赤腮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暴起身发寒热,急刺少商穴,或针合谷穴,以开咽喉。
金鉴外科:有酒毒喉闭,热壅咽喉,若肿发于项外,脓胀痛者,防透咽喉,不可轻针,急用皂角末,吹鼻取嚔,其肿即破。
医疗案例
:刘女士,五十三岁,住台北市云和街,患喉中结泡,形似樱桃,经医院检查,名曰,颗粒慢性喉头炎,经服药注射无效,民国五十六年四月十四日,来所求治,即于合谷、少商、商阳、关冲等穴,施针出血而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飞扬喉风
歌诀飞扬喉风热上壅,上腭红肿气不通,饮食难进恶险症,急于患部用针攻。
病因病理分析
:飞扬喉风症:此病生于上腭,亦名悬痈,形如紫李,气息不顺,饮食难进,木痛不堪,此脾经蕴热所致,倘不急治,惟恐毒气攻脑,则不可救矣。(见验方)
古人治疗经验用三棱针喙刺患部,放出毒血即愈。
医疗案例
:陈先生:六十六岁,浙江定海人,住基隆市东明路,患飞扬喉风病,上腭红肿,呼吸困难,头面肿胀,饮食难进,民国五十五年十月二十日来所求治,即于患部,上腭红肿处,用棱针排刺,出血而愈。
:季君年五十一岁,安徽人,住台北县北投镇,上腭红肿,饮食不方便呼吸困难,有时轻,历经半年,民国五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求予诊治,即依上法施针,先后两次而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梅核气
歌诀梅核气生结咽间,咽中似有一物添,公孙内关上中脘,列缺照海针便安。
穴位介绍
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内侧陷中。
内关:在大陵上两寸。
上脘:在脐上五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列缺:在腕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食指尽处。
照海:在足内踝下四分,前后有筋,其穴居中。
病因病理分析
:金鉴:妇人咽中如炙脔,或如梅核结咽间,注:千金方云,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即所谓咽中如有炙脔也,俗名梅核气,盖因内伤七情,外伤寒冷所致。
生理分析
咽喉,口腔之深处,通食管及气管之所。咽头,生理学名词,在口腔、及鼻腔之深处,一方通咽头,一方通食道,自头盖底,至第七颈椎止,成一囊状之管,为食道之一部。
医疗案例
:陈女士,五十四岁,江西浮梁县入,住台北市信义路三段。患咽喉似有一物,胸中气寒不通,经年累月,呛咳喘促,民国五十六年元月六日,求予诊治,经询及病之由来,其言曰,自民国四十年三月十七日,身受感冒,因食西瓜之后,渐致喉中似有一物,吐之无物可出,咽之无物可下,胸中气塞不通,呼吸不利,时常捶胸,经过捶胸,气息略顺,此病自发生至今,已十六年矣,医院,检查治疗,均属无效,连年服中西乐,并未间断,仍无好转。余想经过许多名医治疗,均属无效。真奇病也。节予施针、上脘、公孙、内关、列缺、照海,先后针冶三次,十余年之沉屙,从此而愈矣。
:孙X康,十九岁,山东莱阳人,住台北市克难街,患梅核气多年,十二月廿九日与其父同来,本所诊治,计十一次痊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风寒蛾
歌诀:风寒蛾病风寒积,肿大如李头难低,商阳少商关少冲,棱针出血免悲凄。
医疗案例
:刘君年四十五岁,山东潍县人,住台北县新店镇。患风寒蛾病,集于下腭,两人迎部以内。肿大如李,木而且痛,头难下低,饮食不便,于民国五十六年五月六日,来此求治,即就商阳、少商、关冲、少冲,均用棱针点刺出血,肿消痛止而安。
:张女士,五十岁,安东人,住台北而敦化北路,患喉咙肿痛,饮食困难,民国五十九年十月十七日,求予诊治,经取前穴施针两次痊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喉中无物干咽沫
歌诀喉中无物干咽沫,似痒非痛呛咳多,液门列缺循照海,二间三里针效卓。
穴位介绍
液门:在手小指无名指,歧骨间陷中,握拳取之。
列缺:在腕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食指尽处。
照海:在足内踝下四分,前后有筋,共穴居中。
二间:在食指本节前横纹尖端,赤白肉际取之。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肺骨外廉,两筋间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
:此病属心脾肺三经之火上撮所致。
古人治疗经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牙疼头痛兼喉痹,先针二间后三里。
兰江赋: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孙培荣临床经验
:余经:患者咽喉中,似痒非痛,似麻非辣,常发呛咳,多属肺胃三焦之火上冲所致,自感咽喉干燥而常觉不舒,呛咳不止,咽沫不停,有时心中烦躁不安等现象。
医疗案例
:张君,年四十四岁,山东广饶县人,住台北市爱国东路。患喉中无物,干咽沫病,自生此病,已八月余,常感喉中似有一物,咽之无物可下,吐之无物可出,似痒非痛,似麻非辣,时时难过,呛咳不停。民国五十五年九月三日来所求治,经予施针、列缺、照海、二间、三里等穴,先后三次而愈。
案例编号
主治病名紧喉风卜(附缠喉风)
歌诀紧喉肺胃积热成,咽喉肿胀难出声,须刺商阳与少商,胸现红点用针攻。
穴位介绍
商阳:在手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少商:在手大拇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前胸心窝,倘现红点,用棱针挑破即安。
医疗案例
:严先生,三十八岁,江苏人,住台北县树林镇,突患紧喉风症,初发时,自感恶寒恶热,呼吸困难,内外无形,胸前微胀,饮食难进,内不通气,外似麻木,民国五十二年四月六日,来所请诊,即予施针,商阳、少商等穴,三次而愈。
:王女士,三十八岁,浙江人,住台北县士林镇福林路,初起自感左肾部,隐隐作痛,继则右肾亦然,两足畏冷,时热时寒,时发时止,头面胸部,闷胀难忍,呼吸困难,舌有痰护,干吐不出,见暴日更甚,民国五十六年七月五日,求予诊治,施针前穴,及胸前部,有红点现处,用棱针刺出血而愈。
:张女士,四十五岁,四川峨眉人,住台北市临沂街,民国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求予诊治,施针前穴六次,而告痊愈了。
第三部分:
同修心得和实践分享。
胡亦同修在群里分享案例如下:
今日案例分享:患者女75岁,耳聋、耳鸣、耳中痒2年,用歌诀耳聋 耳聋气闭形似呆,听而不闻语多猜。合谷后溪足临泣,翳风听会金门开。
耳中蝉鸣 耳中蝉鸣不停声,多属肝胆火上冲。行间阳辅地五会,风池三里到听宫。针三日,患者在针第一日后反馈,耳中已经不痒了,针第三日后,今晨反馈,耳朵里没有嗡嗡响的感觉了,并且以前的话她都听不见手机来电铃声,今天可以听到了,本来打算今天出院了,现在建议她继续巩固几天,让她耳鸣耳聋的症状早日康复。在针刺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两侧金门穴附近都有一个小黑痣,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
这是治疗耳鸣耳聋效果最快的一次,好有成就感!感恩刘老师和各位老师。
将今天晨读的功德回向给所有人,回向给我们的祖国,祝福所有人健康快乐吉祥每一天,祝福我们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无疾。
用朴素的语言,记录过往的发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搜索本号以前文章,点左下角“阅读原文“
祝您乐享健康长寿感谢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