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59岁的陈阿姨,险些因为呛到的辣椒壳,丢掉了自己小半的右肺。
半年前,原本身体一向健朗的陈阿姨,开始莫名其妙的发烧。“每两个礼拜都要烧一次,每次会烧到38度、39度左右,烧的莫名其妙。”陈阿姨说每次一发烧,浑身肌肉酸痛,只当作是“干活太辛苦”、“免疫力下降”医院就医。
11月初,陈阿姨情况愈发严重,来到浙江大医院就诊。呼吸与危重症科医生孔铖英接诊后,了解到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长期存在,便立即建议陈阿姨行肺部CT检查。检查报告显示,陈阿姨的右肺下叶炎症改变,中间还有一个中空的,类圆形高密度影,高度怀疑异物。
“是不是吃过什么东西呛进气道里?”面对医生提出的疑问,陈阿姨有些茫然,无法回忆更多的细节。
院方立即将陈阿姨收治入院,并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异物”所在支气管近段表现为异物刺激引起的肉芽肿增生,由于“异物”位于很细的支气管腔内,气管镜不能直接触及。随着治疗的继续,陈阿姨的症状和血指标都在好转,但在炎症坏死物咯出的过程中,陈阿姨出现咯血。“咯血量每次在20~50毫升,量不算多,但是反复发生,坏死物质排出的过程中不能排除破坏相较粗大的血管,导致大咯血危及生命的可能。”
浙大四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专家王凯随即组织呼吸、心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对陈阿姨病情进行MDT讨论。经过专家组一致讨论,手术势在必行。
“医生,肺部手术是不是要开胸啊?要是开胸了找不到藏在里面的东西,我以后怎么办呐?”一听到要手术,陈阿姨不由的感到紧张。
“如果把肺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肺叶就像树上的大枝干,肺段则是小枝杈。”心胸外科冯强主任细心解释,“过去传统手术‘枝杈坏了要连累砍掉大树干’,可能要切除右肺的三分之一大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医生可在胸腔镜下,通过微创手术精准切除有病变的肺段,保留该肺叶其余的正常肺组织。”
11月13日,冯强带领胸外科团队为陈阿姨完成手术,成功切除病灶位置的肺段。随后在进行切除肺段标本分析时,借助50倍放大镜,成功找到了罪魁祸首,一小片辣椒壳。
冯强介绍,异物吸入气道的情况很常见,但吸入肺部的病例较为少见。据推测,这片小小的辣椒壳,极有可能是在陈阿姨吃饭说话或者大笑时,会厌处打开,异物用力吸入气道,咳嗽反射后越吸越深,最终进入肺部,引起一系列感染反应。
孔铖英医生建议,有类似状况的患者提高就医意识,异物呛入体内不容小觑。并提醒市民,进食期间意外吸入异物,如果物体较大卡喉部或气管发生窒息,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法”及时自救;如果异物较小直接进入支气管,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
见习记者余首锋
编辑喵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