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夏天再见,秋天你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元稹《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今日处暑。可能有人会好奇,“刚过完了‘秋’,怎么又回到‘暑’?”

记得儿时,很多个摇着蒲扇的暑夜过后,墙角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月色里渐渐起了凉意,老人们便会念叨一句民间谚语,“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

后来才明白,原来,处暑才是一个真正从夏到秋过渡的节气。处暑一到,暑气一收,秋凉渐显,秋天才是真的来了。

暑气至此迎秋声

处暑,是一年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气象意义上的秋天的开始。

此前,廿四节气中的立秋本为秋季的开始,但它是天象意义上的秋天,与气象上进入秋天的标准并非一致。

处暑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时。“处”,是终止之意,“处暑”即是出暑,意为炎热暑气即将过去,夏天真正要结束了。

处暑气候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处暑过后还热吗?就字面意思,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意思。但民间有“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的谚语,意为暑气到此为止。而事实上,暑热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秋意才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和微凉的秋雨里。还有“立秋处暑天气凉”,“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一场秋雨一场凉”……,这些都是处暑节气的特征。当然,处暑后最明显的特点还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三候

早在《诗经》之《周南》中云:“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故处暑三候为: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

(8月23~8月27日)

处暑后,秋凉开始弥漫,秋风渐啸,天地清明。此时鹰也感知秋之肃气,搏杀猎物而祭。古人称之为“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8月28~9月2日)

“天地始肃”,典出《逸周书》七十二候。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古人所说的“秋后处决”正是如此,即是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同时,也借此告诫人们在秋季不可骄盈,要谨言慎行,反省收敛。

三候:禾乃登

(9月3日~9月7日)

“禾”是五谷各类,“登”为成熟。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的基本规律。处暑时节,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处暑习俗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而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每年处暑期间,沿海地区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驾船出海。此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人们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养生

在饮食方面,可吃些清热安神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最好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天气变化无常,刚从酷暑难耐的盛夏进入“多事之秋”,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同时,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多喝水、多喝粥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1、穿着提示:“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2、运动提示:饭后散步或做点轻松家务。尤其是舒展肢体的活动,能促进脾胃功能恢复。3、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4、室内防病提示:室温不高时,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5、化解“秋乏”提示:进入秋季后,身体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容易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此时就要调整作息时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

处暑寄语

处暑来了,炎热渐消,秋凉将至。诗人们喜欢吟咏秋天。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徐再思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还是喜欢刘禹锡的秋日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昂扬的秋日,让人充满豪气,

未来充满希望。

处暑,和夏天说声再见,

愿你处暑开怀,逍遥自在!

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科室简介

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独具特色优势的专业科室,并于年8月加入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联盟。

目前科室拥有9名医师,临床医学硕士1名,中医医学硕士1名;其中西医三级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名;四川省卫健委第六批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自贡市卫生系统首届学术技术带头1名、自贡市首届优秀专家1名,自贡名医1名;专科护士11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2名;医院卧龙湖院区门诊3楼、马冲口院区门诊部二楼、汇东分院2楼设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专科门诊,科室设有门诊诊断室,治疗室,耳鼻咽喉内镜诊疗中心,听功能检测室(标准电声屏蔽仓),视力检查室,睡眠监测室,卧龙湖院区设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病房,开放床位50张。

长期以来,科室坚持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眼科治疗急慢性泪囊炎、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长年开展白内障、倒睫、翼状胬肉等眼科手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耳鸣、耳聋、慢性中耳炎、慢性咽喉炎、急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眩晕、耳石症、嗓音及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疾病诊治;开展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耳显微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及改良根治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征的腭咽成形术、全喉、部分喉切除及功能重建、颈清扫等耳鼻咽喉头颈肿瘤手术。

科室拥有德国产STOZE和艾克松高清手术摄录像系统各一套,德国产STOZE微创刨削手术系统1套、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仪1套、日本产奥林巴斯和德国产艾克松电子鼻咽喉镜及其成像图文系统各一套、国产电耳镜及耳内窥镜检测系统、食管内窥镜手术系统、国际领先的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消毒设备、丹麦产电测听仪、声阻抗仪、德国产多导呼吸睡眠监测系统、德国产蔡司手术显微镜、德国产全自动眼压仪、裂隙灯、国产红光治疗仪、中药熏蒸仪等仪器设备。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始终秉承“慈心济世、患者为先、博勤精进、惠泽万民”的核心价值观,全体医护人员都要怀着一颗济世救民的仁慈之心,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医疗工作。博极医源,广博探求医学的真理,勤奋不倦,不断精进,医院的优良传统,把实惠和恩泽带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医生介绍

自贡名医

梁国庆

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三级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自贡市卫生系统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第六批学术技术带头人,自贡市首届优秀专家。自贡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前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病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委员,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发表国家级,省级专业期刊论文15篇。

擅长喉癌、下咽癌、鼻咽癌等耳鼻咽喉头颈肿瘤;慢性中耳炎、耳鸣耳聋;鼻息肉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和嗓音疾病、鼾症、复杂气管和食管异物等耳鼻咽喉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治。

刘松桃

副主任医师

自贡市耳鼻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医院,发表论文2篇,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耳显微镜手术、眼科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慢性泪道疾病、青光眼、眼眶疾病的诊治;慢性鼻窦炎过滤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摘除手术、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手术治疗,全喉切除术和部分喉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

高翔

主治医师

毕业于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于耳鼻喉疾病诊疗及微创手术治疗,能够很好的把前沿医疗技术和高端设备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擅长:慢性鼻窦炎治疗、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变应性鼻炎、声带息肉、会厌囊肿、腺样体肥大、耳聋、耳鸣等有独到见解。

李娜

主治医师

中医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耳鼻喉),自贡市第三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发表论文3篇,曾参与编著《熊大经鼻病治验集成》。

擅长诊治耳聋、耳鸣、眩晕、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鼾症、声带小结等疾病,在耳鼻喉-头颈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方面经验丰富。

阅读10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zz/1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