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鼻、咽、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器官,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厌炎、扁桃体炎、鼻窦炎等。不同部位的感染在标本选择上有不同要求。常见的标本有口咽拭子、鼻咽拭子(NPS)、鼻咽吸取物(NPA)。
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可采集咽拭子标本培养;
会厌炎则不建议采集咽部标本,因为碰触感染的会厌有可能诱发气道完全阻塞,可选择血培养检测病原;
中耳炎理想的标本是通过鼓膜穿刺术或鼓膜切开术获取的中耳分泌物,咽、鼻咽、前鼻孔拭子培养或鼻腔引流物培养对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诊断均无价值;
鼻窦炎则应对鼻腔进行消毒后,使用针吸采集鼻窦分泌物标本,不推荐使用其他标本。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标本用于确定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的病原体。常见的送检标本包括痰液、气管吸取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必要时留取支气管刷检、肺脓肿穿刺或肺手术部位组织物等。如果合并胸腔积液或血液感染时尚须采集胸腔积液和血标本。
胸腔积液标本应放入含抗凝剂的无菌管送检,也可注入一定量(10mL为宜)的标本到血培养瓶中进行增菌培养。
样本来源:
咽拭子,痰液,BALF,气管吸取物,血液,胸腔积液等等
样本转运:
呼吸道标本应在采集后1~2h内迅速送至实验室,如果不能按时送达,则需要特殊的保存培养基或在冷藏条件下转运,而且应保证标本在24h内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
在转运培养基保存条件下,超过6h未处理标本时,会导致菌落形成单位减少。在转运培养基中超过6h未处理的标本,冷藏能提高细菌存活,但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于低温环境很敏感,标本低温保存后接种可能造成漏检。
应报告的病原菌:
培养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B族β溶血性链球菌(儿童)、鲍特菌属,特别是支气管脓毒鲍特菌、奴卡菌属、新生隐球菌、土拉弗朗西斯菌(高致病菌)、鼠疫耶尔森菌(高致病菌)、炭疽芽孢杆菌(高致病菌)、丝状真菌(排除腐生菌污染)均作为下呼吸道致病菌报告。
当培养生长的细菌在涂片中和炎症细胞相关时,报告以下两种病原菌:(1)肺炎链球菌,并报告药敏结果;(2)流感嗜血杆菌,常规报告产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当培养的某些细菌达到有临床意义的数量时,即使不是优势菌也应报告的病原菌包括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菌。而住院患者培养到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均应报告,并做药敏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自成人患者的B族β溶血性链球菌(儿童患者只要分离到该菌,即应考虑为致病菌)、C族或G族β溶血性链球菌、单一形态革兰阴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苛养的革兰阴性杆菌、脲酶阳性的棒状杆菌或分离自ICU患者的棒状杆菌、分离自免疫抑制患者的马红球菌,以上菌株生长到有临床意义的数量并呈优势菌时,特别当涂片提示分离菌与多形核白细胞相关时均应报告,同时报告药敏结果。
当培养出2种以上的革兰阴性杆菌,实验室只须初步鉴定和报告“肠杆菌科细菌”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并不代表有临床意义,应该是定植菌。
检测方法:
细菌培养,细菌涂片,核酸检测等等
常用的核酸检测: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将RNA反转录和cDNA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技术,可用于细菌等核酸检测。
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度更高,重复性好。很多呼吸道样本可以通过核酸扩增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及鉴定耐药基因,数小时内得到检测结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是恒温扩增技术。其具有恒温扩增、高特异度、高灵敏度、快速的优点,可实现早期、准确诊断,以便临床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措施。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同LAMP一样,是PCR基础上的一种恒温扩增技术。
基因芯片可以一次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不仅可进行病原微生物种、亚种、型的识别,同时可了解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基因和耐药基因,以及寻找新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基因芯片主要用于科研,要从实验室研究推向临床应用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高通量的宏基因组测序是对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大规模核酸分析,可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对于未知病原体的发现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分子生物学诊断的研究热点。
质谱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该方法通过比较试验菌株和已知标准株的质量峰,进而分析细菌的16S核糖体蛋白,能够在20min内完成鉴定。MALDI-TOF-MS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方法,可使随后的治疗方案更加准确并及早启动。
实验要求:
标本处理和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内进行;涉及气溶胶的步骤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儿童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转运与检测建议(细菌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年9月第33卷第9期。
2.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夕阳武士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