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男性李某平时自觉嗓音嘶哑,偶有咳嗽、咳痰,咽喉憋堵塞感,最近2月余以来,症状进一步加重。经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的详细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喉气囊肿”,是在咽喉腔里长出一“气囊”,阻塞喉气道,在医院成功施行手术摘除“气囊”。
李某来自晋南,声音嘶哑7-8年,自述多年来每当干重体力活之后,或是受过敏刺激或感冒咳嗽时,通常会在颈部摸到一个“核桃”大小的肿块,平静休息后,包块则自行消失,没有局部疼痛、发热及吞咽困难等情况。近2个多月症状逐渐加重,说话比较费力,呼吸急促,活动后症状加重,医院就诊,未得到确诊。为进一步明确诊治,来省城就诊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影像学拍片及电子纤维咽喉镜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喉气囊肿”。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皇甫辉教授为患者做了手术,术中发现,这个囊肿里面全是气体,足有鸡蛋大小,完全堵塞喉腔,把声带压得很细。医生们将囊肿与周围组织仔细分离,完整彻底切除“气囊”。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了术前诊断--喉气囊肿。目前,病人正处于康复中。
据皇甫辉教授介绍,喉气囊肿又名喉膨出、喉憩室或喉气性疝,为喉室小囊的异常扩张,含气体。成人喉气囊肿的形成多与喉室小囊先天性异常加之慢性咳嗽、吹号、举重等,使喉室小囊内压力增大扩张所致,最后在喉腔好像长了一个“气球”,时间一长,“气球”越长越大,喉部被阻塞,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憋气、声音嘶哑等症状。
皇甫辉教授讲,按气囊肿位置分喉内、喉外和喉内外混合三型。气囊肿位于喉内者为喉内型,此型有两种,一种自喉室突出,将喉室带推向上,遮住同侧声带,甚至延伸至对侧,梗阻声门;另一种从杓会厌皱襞突起,使同侧喉变形,甚至有的向上伸延至舌根部,位于会厌谷处。喉内型最常见症状为发声改变、发音不清、声嘶或无声,常伴咳嗽。有些患者在说话前先呃气,以利用咽肌收缩将气囊肿中气体排出。气囊肿大者有喉鸣、呼吸困难。囊肿如有感染则有疼痛、喉部压痛,呼吸有臭味,若有分泌物进入喉内,可导致剧烈咳嗽。喉外型患者咳嗽时颈部会鼓起一个包;混合型患者喉内、喉外皆有鼓包隆起。喉内型患者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如果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查不到原因的,应请专科医生做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及时给予治疗。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责编:杨丽红
校对:陶莉娟
编辑:张文灿张静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