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侠教授简介
医院放疗科主任、江苏省放射治疗中心主任、江苏省放射治疗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头颈部恶性肿瘤特别是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调控机制、放化疗敏感性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江苏省“工程”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喉癌病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年龄分布以50岁至60岁的人患病率最高,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喉癌的临床治愈率也在大幅上涨,在治疗喉癌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期经典病例何侠主任将告诉你一例临床治疗喉癌的经典案例。
患者资料
患者徐××,男,50岁,诊断:喉恶性肿瘤,喉鳞状细胞癌(T4N2M0Ⅳ期)。
患者病情属局部晚期,肿瘤负荷大,影响患者呼吸,饮食功能;患者情况比较差,长期属于负营养状态。
因“喉恶性肿瘤术后2月余”于年12月26日进入医院治疗,出院时间年3月29日。
入院前病程
年8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伴咽干、咽部异物感。医院就诊,诊断为“喉恶性肿瘤”。
年10月25日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活检术+气管切开术”,手术顺利。
术后病理:左侧声带及左侧杓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癌变,灶区有早期浸润。
年10月31日全麻下行“喉次全切术+喉功能重建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
术后病理:1.(左侧部分喉)左侧声门区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3*2*1,2cm),癌组织浸润深肌层达软骨板,切缘未见癌组织残留。2.(喉前)见甲状腺组织,未见癌组织转移,未见淋巴组织。3.(颈部淋巴结)左II、II区及右II、II区均见癌组织转移(2/9、1/14);左IV区未见癌组织转移(0/6)。4.(右室带)黏膜慢性炎,未见癌组织残留。
年11月25日发现患者颈部气管套管上方切口展开,喉前形成空腔,直径约15cm,探查空腔见切口处少量坏死软组织,予清理,确诊喉漏,予颈部换药,现颈部空腔处大量肉芽生长,仅会厌水平颈部留有直径约1cm左右瘘口。
年12月24日查颈部MRI平扫+增强示:喉部术后改变,左侧颈部血管鞘旁见肿大淋巴结影,直径约1.9cm,增强后环形强化。考虑肿瘤转移至淋巴结。
入院时病情
年12月26日进入医院治疗
入院时MRI情况
入院时大体情况
治疗方案
年01月06日:紫杉醇mgdl+奈达铂40mgd1-4+恩度30mg7天化疗一周期
年01月22日:阿帕替尼0.25gqd抗肿瘤治疗
年01月26日:紫杉醇mgd1+奈达铂40mgd1-3,30mgd4化疗一周期
年02月09日6-MVX线IMRT:
GTV1为术后复发病灶及周围受侵组织:70Gy/35f
GTV2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66Gy/35f
CTV1为高危预防区域,包括GTV周围及同颈部
淋巴结引流区:60Gy/33f
CTV2为中危预防区域:包括CT1周围及双侧
颈部淋巴结引流区:50Gy/30f
诊疗经过
年3月7日放疗20f,复查MRI情况
大体照片已出现肿块退缩,局部皮肤破溃,淋巴结缩小
年3月27日治疗结束复查MRI
大体照片显示肿块消退
患者于年3月29日出院,病情已稳定。
在本次治疗中也突显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先采用2周期诱导化疗减小肿瘤负荷,再运用同步放化疗根治肿瘤,同时加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的合理组合,使得患者病情得到了大部分缓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