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医院喻灿打嗝不止怎么办

主持人蔡璐与嘉宾

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喻灿

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急慢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年,一位美国佛罗里达的15岁女孩曾连续打了5周的嗝,她看了传染病专家,神经科医师、按摩师、催眠师和针灸师,还尝试了专为停止打嗝设计的专利产品……可是直到她最后打嗝停止,也没人知道她为什么会打这么久。

据说,世界吉尼斯打嗝记录的保持者是美国人查理斯?奥斯朋(CharlesOsborne),他从年到年持续打嗝68年,真不知这日子是怎么过的。

呃逆最准确的说法应该就是打嗝,而打咦是武汉人的说法,武汉人常说的打咦一般来说应该是,打噫(yi)或打噎(ye)这两个字。其包含两种意思,一种说的是打嗝,一种说的是嗳气。

其实打嗝跟嗳气是不同的。嗳气,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嗳气可伴有胃胀、食欲不振、胃灼、恶心、呕吐等。

打嗝又称呃逆,声短而频,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横膈膜也就是膈肌,膈肌在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一层又像盖子又像活塞的厚厚的肌肉,它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使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时则相反。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膈肌也有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膈神经由传入及传出神经纤维组成,当引起打嗝的诱因刺激传入大脑以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使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的同时,会厌关闭,声门骤然收窄,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嗝”的声响。

总结区别:嗳气:沉而缓;常见于隔夜宿食,伴有反酸的症状,是胃内气体上冲咽喉所发出的响声;而呃逆:声短而频,声调较高,是膈肌痉挛,肺内气压下降,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一种短促的特别的声音。

实验证明,刺激迷走神经或其他脑神经的传入纤维都可引起膈神经的短暂兴奋从而引起打嗝。正常健康者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多可自行消退。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中医认为呃逆主要与肺、胃、肝有关,主要的病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并可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使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于喉,发生呃逆。

2.情志不遂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

3.正气亏虚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等,均可损伤中气,使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致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若病深及肾,肾失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导致呃逆。

短暂的呃逆该如何缓解?

1.深呼吸:进食时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内能止住。

2.穴位按压:呃逆频繁时,可自己或请旁人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0.6cm,在黑白肉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按压内关穴也可以消除打嗝,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手掌约6-7厘米,用拇指按压内关穴数分钟至有酸胀感即可消除打嗝。

3.按摩:取一根细棒,一端裹上棉花(如手边无棒,可用竹筷的细端包上棉花代替),放入患者口中,用其软端按摩前软颚正中线一点,此点的位置正好在硬、软颚交界处稍后面。一般按摩1分钟就能有效地控制呃逆。

4.喝水弯腰法:将身体弯腰至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瞬间达到止嗝的目的。

5.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6.惊吓法:这一条之所以会被奉为“绝对经典”,是因为当突然受到惊吓时,大脑会在瞬间作出反应,除了加速心跳,升高血压,还会将正在进行的所有不重要的肌肉活动停止,使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恐惧的来源,进入备战状态。

对于这一条我有深切体会:初中有次也是因为和同学玩闹引起打嗝,一直到上课还没止住,正在烦恼之时,老师突然点我起来朗读课文,我被吓得不轻,但由于朗读时精神高度紧张,居然一个嗝也没打!一段课文读完,这次打嗝也就此止住。但有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7.纸袋呼气法: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打嗝。

8.伸拉舌头法:打嗝不止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自然消除。

9.喷嚏止嗝法:打嗝时,如果想办法打个喷嚏,就可以止嗝,可以用鼻子闻一下胡椒粉或者用动物羽毛刺激鼻腔即可打喷嚏。

10.按压双眼球法:患者闭目,术者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球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到呃逆停止。此法多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但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忌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11.按压眶上神经法: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术者用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能忍受为度,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分钟,并嘱患者有节奏地屏气。

12.颈动脉窦压迫疗法:方法是患者用手指指腹轻轻揉压单侧颈动脉窦(位于气管两侧搏动处)。注:严禁双侧同时压迫,以防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1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瘙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尽管大多数打嗝并不是疾病引起,不需要担心;小孩子打嗝也无伤大雅,但成年人不停打嗝,确实会影响一些重要场合,比如面试、公开课、重要的宴会、浪漫的约会(有人曾说打嗝毁了他的一段姻缘)……而且长时间打嗝,人也会非常难受。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器质性疾病。

1.中枢性:呃逆反射弧抑制功能丧失,器质性病变部位以延脑最重要,包括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梗塞、脑出血)、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其他如多发性硬化症等。

2.外周性:呃逆反射弧向心路径受刺激。膈神经的刺激包括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等。膈肌周围病变如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等,迷走神经刺激有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等。

3.其他:药物(例如肿瘤病情化疗药物)、全身麻痹、手术后、精神因素等,内耳及前列腺病变亦可引起呃逆。

其治疗方法除上面说的一般性的治疗外,还有很多药物方面的治疗,临床用的比较多的就是肌松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中枢兴奋药、麻醉剂等等,这些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副作用,而我们中医对于这方面的治疗常用针灸疗法或者联合穴位注射。

中医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前面跟大家介绍过,呃逆病位在胃,并与肺、肝有关,跟气机的协调有关。针灸治疗主要从经络功能失调入手,根据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理,常选循行过膈的经脉和一些特定腧穴,通过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及脏腑而达到祛病目的。部分医家把西医神经解剖知识和针灸手段相结合,间接或直接刺激膈神经,通过神经的反射性调节而解除膈肌的痉挛。有的通过刺激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分支而调节大脑皮层的反射弧,促醒大脑高级中枢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调节、整合作用而达到止呃目的。穴位注射治疗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有些顽固性呃逆,我们一次治疗就可以迅速的制止患者的呃逆症状,而有的病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例如肿瘤患者,我们常常以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的情况,辩证论治。有的可能需要配合服用中药汤剂。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打嗝都是个很正常的行为,没什么好担心,但有时候它们也是疾病的征兆。比如《豪斯医生》(House)第五季的最后一集中,一个老年患者向豪斯抱怨他近期经常不由自主发出鹦鹉叫——“咯,咯,咯”,豪斯起先也不以为然,以为那只是老年人“麻烦多”的表现,后来在告别时无意发现这位患者的腹部不正常地膨大,结合打嗝症状,诊断出他患有胰腺癌。

这并不是剧情的夸张:连续性或顽固性的打嗝,常常是由脑血管或神经疾病、尿毒症、糖尿病并发酮中毒等紧急情况引起,也有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晚期表现。

比如食管癌晚期癌组织侵犯膈神经时,就可引起打嗝或膈神经麻痹;靠近横隔膜下方的肝脏、胰脏有病变时,有时也会出现经常打嗝的现象。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或某些药物,由于影响了中枢神经,也能引起打嗝。

所以,老年人出现打嗝增多、或是打嗝时间超过两天以上,医院就诊。

想收听更多节目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直播时间:中午1点到2点

节目参与-

医院名医助阵

主持人以专业的健康知识指导听众求医问诊

合作联系:cailu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zl/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