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的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人类和动物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已报道的重要的链球菌病大多是B溶血型。链球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尿生殖道的黏膜上,能够引起皮肤、呼吸道及软组织感染,导致肺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泌尿生殖道炎症及关节炎等疾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感染发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引起各种化脓创和败血症,也可表现为各种局限性感染。链球菌病分布很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季多发,呈地方流行性。是最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病原]

链球菌的形态结构

链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链,链的长短不一,短者成对,或由4-8个菌组成(图2.3.13—1),长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在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大多数链球菌在幼龄培养物中可见到荚膜,不形成芽孢,多数无鞭毛,革兰染色阳性。

链球菌的生理特性

多数致病性链球菌生长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不良,在加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可见微小圆形,直径0.1-l.Omm,透明而略带灰白色小水滴状菌落。有荚膜的链球菌形成黏液型菌落,无光泽或光滑型菌落。多数致病性链球菌具有溶血能力,因菌株不同其溶血环的大小和特征各异。在血清肉汤中生长成长链时易形成沉淀,轻摇易散,上清透明。有的种在血清肉汤中产生橙色或黄色色素。

链球菌的定义及分类

目前分类学关于链球菌属的定义是:不产芽孢的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形态为球形或球杆状,直径为0.5-1μm,细胞成对或成链状排列,有些种具有荚膜。生长要求复杂。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兼性厌氧,接触酶阴性,通常溶血。生长温度在25-45℃,最适温度37℃。DNA的(C+C)mol%为36-46。年出版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中,链球菌属分为6大群共29个种。当前已达6大群共35个种。

1.易感宿主猪、羊、牛、马、鸡、水貂、家兔、小鼠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人类也很易感,特别是儿童。实验动物以家兔最为敏感,仓鼠、小鼠次之,家鸽偶尔可发病致死。有的菌株接种1-5日龄小鸭很敏感,而大鸭只有部分致死,有的菌株接种山羊出现体温升高和类似感冒的临诊反应后恢复。

2.传染源病畜(禽)和病愈带菌动物是本病自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患病动物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肿胀的关节内均可检出病原体。

3.传播途径用病料悬液或培养物给健猪皮下、肌肉、静脉或腹腔注射、滴鼻、喷雾或皮肤划痕等接种,一般都能发病,但胃管投服多不发病;伤口是重要入侵门户,阉割、断脐、打耳号、断尾、注射等消毒不严易造成传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动物集散市场的接触,包装运输工具的污染等常造成本病的接触传染和散播。未经无害处理的患病动物和死亡动物的肉、内脏及废弃物也可散播本病菌。

4.流行特点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感染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畜(禽)群饲养密度过大、畜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气候突变、转群、长途运输及其他各种应激因素等都可诱发链球菌病。世界上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日本、印度、丹麦、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均报道有猪链球菌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往往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

5.流行动态链球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健康的哺乳动物体内。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环境变化诱导下,会引起动物和人发病。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猪链球菌早已长期存在猪群体内,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病原体发生变异,从而突破种群屏障,开始从猪传播给人。年6月以来我国四川资阳地区发生人感染猪Ⅱ型链球菌病,截至8月1日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例,其中死亡38例。发现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发病前均有与病、死猪直接接触的经历,而且患者的手上都有伤痕,具备了动物传人的流行病学特征。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6.潜伏期潜伏期多为1-5d或稍长。往往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病程一般2-8d,以3-5d死亡较多。

(一)败血症型

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病程很短,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日晨已死亡;或者停食一、二顿,多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败血型病猪体温升高至41.5-42.5℃以上,有的高达43℃,大多数病例呈稽留热,少数病例呈间歇热。病猪精神萎顿,极度衰竭,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呼吸急促,震颤,食欲减退或废绝,呆立,爱喝冷水,小便赤褐色。口鼻黏膜潮红(图2.3.13-2),颈下、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现弥散性发绀(图2.3.13-3)。头面部发红时有水肿,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图2.3.13-4),鼻镜干燥,流灰白色的浆液性、脓性鼻汁。有的病例出现神经症状,颈部强直,偏头或转圈。病猪迅速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或有紫红色出血斑。濒死期可从鼻孔流出暗红色血液(图2.3.13-5)。个别猪出现跛行或站立不稳。有的病猪腹泻或便秘,甚至便中带血。

(二)脑膜炎型

病程1-2d,长的可达5-6d。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病猪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图2.3.13-6),四肢作游泳状划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

(三)关节炎型

病猪关节肿胀,消瘦,食欲不佳,呈明显的一肢或四肢关节炎(图2.3.13-7、8、9),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关节,病猪疼痛、悬蹄、高度跋行,严重时后躯瘫痪,部分猪只因体质极度衰竭而死亡,或耐过成为僵猪。

上述三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者先后发生。

(四)淋巴结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图2.3.13-10),其次为咽部和颈部受侵害的淋巴结肿胀,坚硬,局部温度升高,触摸有痛感,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困难,部分有咳嗽、流鼻液症状,后期淋巴结化脓成熟,肿胀变软,皮肤坏死。病程3-5周,多数可痊愈。

应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有效。当分离出致病链球菌后,应立即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出具有特效作用的药物进行全身治疗。可以选用青霉素、新霉素、氨苄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卡那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与此同时,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K等,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可促进本病的治疗效果。

1.败血型全身疗法对败血症型及脑膜炎型,采用抗败血性休克疗法,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还应采用对症疗法,补充营养,如投予葡萄糖、电解质、维地塞米松等。

(1)初发病猪每头每次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8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lg混合肌注,连用3-5d:也可用先锋霉素Ⅵ。

(2)高热的重症猪可用较大剂量阿莫西林的氨基比林稀释后一侧注射,另一侧注射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按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剂量首次加倍,每天两次,直至症状消失。

(3)加倍量青霉素肌注,每4-6hl次,连用3d。对危重病猪,首先肌肉注射医用青霉素G钠盐万国际单位,30min后再静脉滴人5%葡萄糖盐水注射液-mL+医用青霉素G钠盐万国际单位×(4-8)支,1日1次;同时按每4-6hl次肌注医用青霉素G钠盐万国际单位×(4-8)支,连用3日后每日肌注两次直至痊愈,可取得显著疗效。因败血型常发生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使病程拖长,治疗时间延长,故应作好对症疗法和加强护理工作,适时防止继发感染,选用支原净、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乙基环丙沙星等敏感药物。

(4)复方磺胺嘧啶钠肌肉注射,首次用药加倍,1日2次,连用4-5d。复方敌菌净拌料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猪有一定的疗效。

2.脑膜炎型全身疗法除可用磺胺嘧啶等药外,还可用林可霉素肌注,连用3-5d;或红霉素缓慢静注,1日2次,连用3-5d,同时可注山梨醇防止脑水肿。

3.淋巴结脓肿型局部治疗先将皮肤、关节及脐部等处的局部溃烂组织剥离,脓肿应予切开,清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和消毒。然后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悬液、软膏或粉剂)置入患处,必要时可施以包扎。

在临床上常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蓝耳病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不仅使病情复杂化,使病死率增高,而且增大了防治的难度。

猪瘟:病原是披盖病毒科的瘟病毒属中的猪瘟病毒。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初期耳根、腹部、股内侧的皮肤常有许多点状出血或较大红点。粘膜苍白,眼睑有出血点。皮肤出现紫斑,病猪极度消瘦。死亡以仔猪为多,成年猪有的可以耐过。剖检时急性型以出血性病变为主,常见肾皮质和膀胱粘膜中有小点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出现出血性肠炎,以大肠粘膜中的钮扣状溃疡为典型。断奶病猪可见肋骨末端和软骨组织变界处,因骨化障碍而形成的黄色骨化线(慢性型)。

猪伪狂犬病:病原是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属中的伪狂犬病毒。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其临诊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种猪不育等综合症候群。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对成年肥猪可引起生长停滞、增重缓慢等。

猪肺疫:病原是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临床表现: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尤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纤维素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泡沫粘液。病程长的肺肝变区内常有坏死灶,肺小叶间浆液性浸润,肺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

一、免疫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好方法:目前已有国产的猪、羊、鸡的链球菌灭活苗和弱毒苗。

二、预防性投药仔畜断奶后,可在日粮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四环素-g/t、强力霉素-g/t、阿莫西林-g/t、复方敌菌净-g/t,连续饲喂10-20d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无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没做药敏试验的情况下,每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g,连喂4-6周。

三、平时兽医卫生措施

建立和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对圈舍、放牧地应保持清洁,清除诱发因素,定期进行消毒,每季度至少1-2次,在圈舍人口处设立消毒池,凡进入圈舍的人员、用具均须消毒,以防止带人致病菌。保持圈舍干燥及通风,经常清除粪便,定期更换褥草,保持地面清洁。引进动物时须经检疫和隔离观察,确证健康时方能混群饲养。加强管理,做好防风防冻,防暴风雪的侵袭,增强动物自身抗病力,也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圈舍、牧地应设在远离交通要道之处。健康舍与隔离舍应有一定距离,以防止病原的传播。为预防新生畜脐感染,还应做好断脐的卫生消毒工作。

四、发生疫情时的紧急措施

1.紧急防制措施首先应尽快作出确诊,制定紧急防制办法,划定疫点、疫区,隔离病畜,封锁疫区。禁止畜群调动,关闭市场。将疫情上报主管部门和邻接地区的县、乡。其次是对被污染的圈舍、用具进行消毒后,再进行彻底清洗、干燥。粪便和褥草堆积发酵。第三,对全群动物进行检疫,发现有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的动物,应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第四,对假定健康群动物可应用抗菌类药物做预防性治疗或用疫苗做紧急接种。第五,患病或死亡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应严格禁止擅自宰杀和自行处理,须在兽医监督下,一律送到指定屠宰场,按屠宰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2.紧急接种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本病传播效果显著。我国已研制出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的灭活苗和弱毒活苗。

以上症状请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公司产品组方用药,谨遵医嘱。

为养殖户提供最佳养殖方案

技术-客服-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如何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zz/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