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milyHoppmann,DVM,HeatherWilsonBarron,DVM,Dip.ABVP(Avian)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部分不再赘述,作为宠物饲养的蜥蜴有许多不同种类,所以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每个物种的不同需求。作为开门接诊爬虫类的兽医师,对这些应该有基础了解,如果连物种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它需要什么就看诊,往往会误判正常/异常状况,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同时,也会使得主人对兽医这个行业没有信心。
药物禁忌症
石龙子不要使用伊维菌素。不推荐使用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作为蜥蜴的全身化学治疗药。
感染性及寄生虫性疾病
细菌性感染
(溃疡性皮肤炎,水疱病,鳞屑病,坏死性细菌性皮炎)
特征环境湿度高,环境温度低,营养不良,热损伤,皮肤的撕裂/损伤,都是细菌感染发展的潜在因素。细菌感染可能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生物体引起的,包括: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spp),亚利桑那芽孢杆菌属(Arizonaspp),灵长类动物疫霉属(Psuedomonasspp),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spp),皮肤霉菌属(Dermatophilusspp),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sp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p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p),黄单胞菌属(Flavomonasspp),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spp),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spp)和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spp)。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spp)也是潜在的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从蜥蜴物中能分离到病原体。潮湿、不卫生的垫材可能会促进细菌生长。感染是热损伤的常见后遗症。病变通常最多表现为湿润,渗出性和有异味,但也可能表现为皮肤的水泡,结痂和溃疡(图1)。在慢性病例中,细菌性感染可能会出现肉芽肿或脓肿。
图1.未成年豹纹守宫(Eplepharismacularis)的溃疡性细菌性皮炎鉴别诊断热或化学灼伤,霉菌感染。
诊断
1.排除其他病因。
2.细胞学(渗出物)-异嗜球,巨噬球和细菌被鉴定
3.细菌培养和药敏-请记住,许多病原体是可能被错误分类为污染物的机会性细菌
治疗和预后
1.确定并纠正任何潜在的原因。
2.用全身抗生素治疗重症病例(基于细菌培养和药敏)和治疗最少3至4周(或完整临床治疗1周以上)。
3.深部病变需要手术清除。
4.治疗浅表病例,每日两次使用稀释聚维酮碘溶液直至病变消退。
5.饲养管理问题也必须加以解决和纠正。这通常包括降低湿度,增加温度,筛选热源,改善笼子的卫生。
6.预后根据感染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而变化。
图2.被灯烫伤的七彩变色龙皮下脓肿
特征皮下脓肿经常发生继发于创伤性损伤、咬伤(图6)和/或注射。脓肿通常表现为局部的,柔软或坚硬的,通常是无痛的肿胀,其含有厚的干性渗出物(图3)。病变可能发现身体的任何地方,动物厌食,精神沉郁。
图3.豹纹守宫半阴茎管鞘脓肿,这是在雄性蜥蜴常见的问题图4.出现痛风的绿鬣蜥,并伴有终末期肾衰鉴别诊断
发育不全,霉菌性肉芽肿,寄生虫性囊肿,痛风(图4)。
诊断
1.排除其他病因。
2.通常基于病史,触诊和临床发现。
3.细胞学(渗出物)-具有混合细菌群的炎症。
4.革兰氏染色,厌氧和有氧培养和药敏。
治疗
1.整体去除整个脓肿。
2.如果能够完全切除脓肿,预后良好。
霉菌感染
特征高湿度,低温,营养不良,并发疾病都是霉菌感染发展的潜在因素。疾病最常见的是由于镰刀菌属(Fusariumspp),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spp),木霉属(Trichodermaspp),地霉菌属(Geotrichumspp),曲霉菌属(Aspergillusspp),毛霉菌属(Mucorspp),青霉菌属(Penicilliumspp)和地榆菌属(Nannizziopsisvriesii)的金孢子菌无性型(Chrysosporiumanamorph)。疾病通常继发性于皮肤损伤,表现为水疱,溃疡,结节,结痂或肉芽肿。表皮受影响的区域通常呈绿褐色增厚。在某些情况下,兽医可以看得见受感染皮肤上看起来像干燥的白色膜的霉菌。
鉴别诊断热或化学烧伤,呕吐,细菌感染。
图5.霉菌感染的绿鬣蜥诊断
1.排除其他病因。
2.细胞学(渗出物)-(pyo)肉芽肿炎症,可能会看到多种霉菌元素。
3.皮肤病理结节性扩散性结肠性肉芽肿性皮炎,具有多种霉菌元素。
4.霉菌培养
治疗和预后
1.临床症状解决后1周,每24小时谨慎使用伊曲康唑口服。
2.通过去除结痂并手术去除局部肉芽肿来治疗肉芽肿
3.浅表霉菌感染可使用稀释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30分钟,每日两次
4.用开水清洁笼子。
5.饲养管理问题也必须加以解决和纠正。这通常涉及降低湿度,增加温度,并改善笼子的卫生。
6.如果基本的饲养问题得到纠正,预后是好的。疾病可以传染给其他密切接触的动物。
螨虫(Hirstiellaspp)
特征螨虫(Hirstiellaspp)是一种生活在蜥蜴皮肤上的小红螨。受影响的动物可能会出现粗糙的皮肤,这往往会导致渗透。螨经常发现于头部、腹股沟和腋窝区域周围的皮肤褶皱处。螨虫对蜥蜴可能非常刺激,会引起瘙痒反应。螨虫的感染通常要足够大才可能被观察到,小的感染可能难以观察到。
鉴别诊断其他外寄生虫(壁虱)。
图6.一只成年雌性绿鬣蜥被螨虫叮咬的伤口诊断
1.排除其他鉴别诊断。
2.直接观察螨虫-观察螨虫的运动。也可以看到因螨虫脱落的皮肤。
3.显微镜(表皮剥皮,乙酸盐胶带印迹)-检测螨,若虫,幼虫和/或卵。
治疗和预后
1.处理所有受影响的动物和接触动物。
2.使用系统伊维菌素0.2mg/kgIM,SC,PO处理,每14天一次,2个疗程.石龙子不要使用伊维菌素。
3.在蜥蜴返回前清洁笼子。
4.预后良好。螨虫对动物和人类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痘病毒感染
特征痘病毒是一种基于病毒的感染,已经在凯门鳄和泰加蜥描述过。受影响的凯门鳄病变经常出现为多个圆形病变或丘疹,呈灰白色;病变通常为特殊的褐色。病变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地方,但倾向于集中在面部和口腔上。
鉴别诊断霉菌或细菌性肉芽肿。
诊断
1.排除其他病因。
2.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皮细胞内的大嗜酸性包涵体。
治疗和预后
1.不进行治疗,病变在3-4个月内有所改善。
2.可以使用局部或全身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感染。
3.预后良好,病毒可传染给其他密切接触的蜥蜴。
饲养管理相关因素
脱皮不良
特征脱皮不良被定义为异常脱皮或不能顺利脱皮。蜥蜴脱皮时通常死皮破裂,并且正常的碎裂蜕皮(图7)必须与脱皮不良有所区分(图8)。正常分段脱皮时脱落的皮肤是干净的,而余下(尚未脱皮)的皮肤可能会变干和变暗。脱皮不良通常与不适当的湿度、温度或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维他命A有关,但也可能继发于皮炎或寄生虫感染。不正常的皮肤整体上可能具有暗沉的外观,通常保留在手足、背脊和尾部周围,在那里它会作为止血带,导致缺血性坏死。
图7.健康的绿鬣蜥(Iguanaiguana)脱皮(蜕皮)。请注意,背脊看起来很健康,并具有明显的特征。图8.绿鬣蜥的脱皮不良。注意皮肤暗淡的颜色和从缺血性坏死引起的背鬣断裂鉴别诊断霉菌感染,细菌感染
诊断
1.理学检查并回顾饲养管理。
治疗和预后
1.如果坏死,应将受影响的区域截肢。
2.如果受影响的区域尚未发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请用温水浅水浸泡1-2小时,然后轻轻擦去残留的皮肤。
3.饲养管理问题也必须加以解决和纠正。这通常包括增加湿度(可能需要增加到90%或在脱皮期间提供湿度室),温度和提供水。也可能需要在饮食中加入多种维他命来增加维他命A的摄入量。
4.预后良好。如果缺血性坏死广泛,预后是可变的。
图9.蜥蜴脚掌脱皮不良自割(自行截肢)
特征自割是能够分离附肢的一种能力。许多蜥蜴能够自行截断部分尾巴作为自卫机制(图10)。掉落的尾巴仍然可以活动。蜥蜴能够从断端重新长出部分尾巴,但不能完全替代。在大多数情况下,尾巴颜色较深,没有颜色和图案,主要由软骨而不是骨头构成。椎骨内有特殊的切割区,使其能与身体分离。
图10.金守宫(Gekkoulikovskii)的尾部自割。该动物将其尾部留在检查室中,然后从运输容器中逃脱。注意少量出血。
鉴别诊断霉菌感染,细菌感染。
诊断
1.见证自割过程。
2.排除其他鉴别诊断。
治疗
1.不需要治疗。再生率不一。
2.如果出现近心端尾坏死,则应将尾部截肢至病变处。
作者简介国家执业兽医师
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兽医硕士
师从台湾野生动物权威董光中教授
专长为野生动物和爬虫类诊疗
医院兽医师
慶祝一下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