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声乐发展及声乐人才培养献言献策
创办于年的“全国声乐比赛”是由文化部主办的声乐领域政府赛事,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11届,对于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从第十二届起,“全国声乐比赛”取消评奖,改为展演活动。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年8月9日到14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与此前举办的历届全国声乐比赛不同的是,该活动首次启用展演的形式,首次采取交响乐团和流行乐队现场伴奏的方式,首次开展“一人一评”,让评委与演员面对面交流
文化部第十二届全国声乐比赛专家评委对我国声乐发展及声乐人才培养献言献策。一,美声与民族唱法界线越来越不明显,相互交融。美声透彻明亮了,民声宽厚柔美了。二,声乐教学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和手段放在气息训练上。三,腔体必须彻底打开,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由于教学课时短,训练时间不够,气息训练少,但学生演唱作品却很大,怕学生演唱时漏气,缺少光泽,老师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要求学生不完全打开,破坏了声乐学习的基本功,这是很错误的。四,彻底纠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唱法”,解除对喉头的负担,自然通畅。五,加强哼鸣和弱声教学方法,达到头腔共鸣。六,提高声乐专业的视唱练耳课时,解决音不准和歌唱位置低的习惯。七,声乐教师要善于等待,特别是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能和声乐专业相比。(天津院声乐系主任马梅还提出,音教专业除个别学生外,考试曲目都要有严格规定)以保证声乐基本功的扎实。八,无论什么唱法,都必须运用美声教学方法,用民声教民声,用通俗教通俗等都是不科学的。声乐学习在学校主要是打基础,不要给学生定什么唱法,那是学生出校门的事。九,一再提示唱好意大利五个元音是声乐教师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十,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舞台艺术的不断提升,特别是观众对人声的多样化需求,需要声乐教师不断的学习总结,变換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声乐人才。
歌唱家突然不能唱或者唱的不动听是什么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韩丽艳医生答:根据我近30年对演员、歌手嗓音问题的临床观察和一些歌唱家的接触、交流以及声乐文献资料的查阅,歌唱家突然不能唱或者不动听与以下因素可能有关:
一、使用过度超出了声带疲劳耐受程度而出现问题
有一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在他40几岁时患上了严重的“喉肌弱症”,这种病症表现为声带结构正常,没有小结、息肉等影响声带闭合振动的病变,但一唱就哑,耐受力不好,高音破,经过6年每天40分钟的呼吸训练才得以恢复歌唱。
那么导致“喉肌弱症”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与使用过度(overuse)有关,所谓的使用过度不仅指使用、演唱的时间过长、唱高音过多,还与其使用的方法或技术不够节省有关,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多地使用“本钱”—“嗓子”来歌唱,而不是用“利息”即“气息”推动声带和腔体共鸣来歌唱。
这位歌唱家天赋条件非常好,但没有经过专门的音乐学院训练,他歌唱的恢复恰恰是通过气息的运用而得到解决,这也应验了我们常说的“气是声之本,无气便无声”,“大多数嗓音问题的出现是与呼吸支持不好、动力用错了地方有关,即过于用喉内声带周围或声带以上声道肌肉代替声门下气流来推动声带发声有关。”戏曲界所谓“塌中”现象恐怕也是这个问题。
二、声带出现了病变、损伤或胃食管反流导致音质出现异常
歌唱家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也会受到疾病的困扰,其中对音质影响最大的还是声带出现了问题,而声带就是两片薄的肉片,表层是皮(复层鳞状上皮),中间有筋(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里面有肉(甲杓肌),当人们咳嗽、打喷嚏、大声喊叫或用力发声时会导致声带粘膜下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出血吸收不完全就会变成了血肿(出血性息肉),息肉如果长在声带边缘,就会造成嘶哑或失音。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挪威著名女歌手就因声带粘膜下出血造成音质嘶哑、高音困难,而不得不减少或停止演唱;某位少数民族男高音歌唱家高音曾经非常方便,后来高音只能唱到f2,喉镜检查发现他单侧声带充血,待充血吸收后发现他声带粘膜下长有囊肿,后来经过微创手术和发声训练嗓音得以完全恢复;还有一些歌手因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出现了声带表面或周围粘液组织覆盖,造成歌唱发声困难,这种情况不得不采取控制饮食、避免味道过浓的食物、睡前3个小时要空腹等措施,必要时还要服用抗胃酸反流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安贝拉挫得以缓解症状。
因此如何避免声带受伤、如何控制胃酸反流、如何避免感染对歌唱家嗓音健康的维护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三、使用不当特别是演唱自己力所不及的作品(声部和声种问题的把握)
当我们翻开欧洲声乐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读到“戏剧男高音”这一章节时不会忘记一个人的名字,杜普雷(G.Duprez,-),正是他发明了“戏剧男高音”这个声种唱法,他30岁就出名了,只可惜43岁就不能歌唱了;另一位“面罩唱法”的倡导者之一,波兰人雷斯科(JeandeReszke,-)因演唱瓦格纳歌剧中戏剧或英雄男高音一角,齐格弗里德和特里斯坦造成失声,34岁时由男高音改唱男中音,50岁时放弃了演唱改为教学;前不久德国的一位男高音来国家大剧院演唱瓦格纳的《唐豪塞》,也出现了嗓音疲劳、嘶哑、演唱费力的问题,尽管他身材高大、魁梧,但会厌、声带、咽腔都属于偏小号抒情男高音的结构特点,加之他身体和技术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缺乏良好的呼吸支持,导致他开始排练时唱得还不错,可是到最后演出时却力不从心,很为他感到难过和遗憾。
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两位二十世纪非常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的名字,一位是大抒情男高音(SpintoTenor)的帕瓦罗蒂先生(LucianoPavarotti-),尽管他的身材也相当魁梧,但他知道自己的声种不属于戏剧男高音,因此拒绝演唱瓦格纳歌剧中较重的角色;另一位具有戏剧男高音特点的多明戈先生(P.Domingo,--),他也只是偶尔演唱瓦格纳歌剧中一些较为抒情的角色,他们这种明智之举,值得后人效法。
大家都不会忘记一位为艺术、为爱情而生、有着非凡的嗓音条件和戏剧表演天赋,被称为二十世纪歌剧女王的全能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MariaCallas-),她是怎样离开了歌剧舞台,离开了热爱她的观众朋友们,54岁就离开了人世间。她自己的回答是:“first,Ilostmyvoice,thenIlostmyfigureandthenIlostOnassis!”。嗓音(歌唱事业)在她生命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遗憾她因爱情而放弃了歌唱,然而她也因爱心灵受伤,实在令人悲叹和惋惜。
总之,导致歌唱家突然不能唱或者不动听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使用过度、声带病变、使用不当、声种问题、情感因素可能是比较常见的原因,通过以上对某些歌唱家的个案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并以史为鉴,以此为戒。
歌唱有益健康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关于唱歌有益最有说服力的一篇文章,唱歌真的能长寿吗,歌唱能养生吗?且听解说:养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健康,二是快乐,三是祛病,四是长寿。歌唱让人快乐,快乐的人多健康,这和养生沾点边,但歌唱能祛病,让人长寿吗?山东卫视播过一期节目,一位孩子的妈妈不幸成了植物人,孩子的爸爸每天给昏睡的妻子唱歌,几年后,终于把妻子唱醒了,而且执意又怀上丈夫的娃,为感谢他的爱心,说要生一个女儿将来好照顾他。这可是现代医疗手段束手无策的“绝症”,居然歌声能让她“死”而复生。节目中坐轮椅的她还与丈夫合唱了一首《知心爱人》。在我每天唱歌的地方——北京玉渊潭公园至少有四个合唱团,参加合唱的多是老头老太太,有的身患各种老年性疾病,我问过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唱歌有效果吗?他们有的说病好了,有的话病还在,但能控制住,且吃药打针渐少。还有一些每天跟我学唱的人。“南苑李”已经5年以上没吃过药打过针,有时有点感冒靠自身免疫力就扛过去了。“眼镜白”长年中耳炎,不到一年,好了。他以为唱歌像服药,病好了就不用服了,他不唱了,结果中耳炎又犯了。又找我,我跟他说:唱歌养生是终身制,不能病好了就停。他听劝又唱上了。年秋天我见他问:“中耳炎又犯了吗?”他说:“这回一直坚持着每天唱歌,再也没犯。”还有一个爱穿红衣服的老太太,也就一米五多一点,70多岁,每天绕湖边走边唱,从没病过,且头发大半是黑的。一个和姓老太太,快80岁了,12年前乳腺癌,手术后天天唱《天路》,上个月我问她身体状况,她说:“再也没复发和扩散。”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男中音歌唱家田玉斌跟我说过,上海医院做过一项研究,找了两组同龄老年人,一组像平常人一样生活,一组是老年合唱团成员,进行各种生化指标比对,结果是老年合唱团成员的身体状况大大优于没有参加合唱、不唱歌的人。田玉斌说,现在他们正在研究歌唱为什么能有这么奇妙的养生功能。我查了一些专业的歌唱前辈,看看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赵元任,语言学、哲学、物理学、数学家、作曲家,一般人只知道他写了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却不一定知道他也擅唱歌。早年在美国还唱过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还是合唱团的指挥。他唱歌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他活了90岁(年11月3日生,年2月24日逝)。赵梅伯,歌唱界的前辈,活了90多岁。喻宜萱,女高音歌唱家,活了97岁。郎毓秀,女高音歌唱家,活了96岁。蒋英,女高音歌唱家,钱学森夫人,活了90岁。周小燕,音乐教育家,活了99岁。马革顺,合唱指挥家,活了岁。比马革顺小10岁的严良堃(生于年12月28日)现在仍能上台指挥。楼乾贵,男高音歌唱家(生于年10月18日),年过90还唱,不过不上台表演罢了。女高音歌唱家王昆(生于年4月15日)91岁,还能上台演唱,还当老师带学生。女高时歌唱家郭淑珍(生于年6月1日)87岁,仍在教学第一线,嗓音仍如少女般清脆。谁让她生的日子好,儿童节保持儿童声。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生于年12月15日)在电视综艺节目中还能唱。郭兰英(生于年6月15日)84岁,男高音歌唱家郭颂(生于年10月12日)83岁,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生于年1月24日)82岁,还能在舞台上唱。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生于年6月4日)79岁,还能在北京音乐厅的舞台上开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连续唱十多首歌。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生于年7月4日)79岁,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生于年10月30日)79岁,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生于年2月5日)77岁,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生于年8月1日)77岁,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生于年3月23日)74岁,男中音歌唱家杨鸿基74岁,这些七零后的歌唱家还是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赶上节日、纪念日还要赶场呢!我问过周小燕:“为什么您能健康长寿?连80岁后大腿骨折都能很快恢复?”(一般这把年纪的人遇到这样的骨折有可能永远瘫床上,甚至会要了命。)周小燕说:“我每天唱歌,不唱教学生也要示范、练声,这就等于是练气功了。中国古代不就有练气功长寿的人吗?”周小燕将意大利美声唱法和中国古代气功相联系还真不是硬接。我是研究中国古文字的,我创了一个学说,叫“汉字基因学”,其核心理论就是每个古老的汉字都承载着字前史先民的智慧。比如“永”字,甲骨文是流水的象形,“永”加一个“口”是“咏”,表达歌唱,且歌唱似水长流。“永”加“肉”(月),成“脉”,“脉”是人身体里流动的水,如血管里的血液,经络、中枢等,都可以看成是“永”。“咏”和“脉”都有“永”,这意味着“咏”和“脉”有一种内在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你歌咏,必然会促进你脉络的正常循环。举个表面我们能看得见的现象:歌咏的人,除了身体发热外,脸、颈还会红,有的眼睛变得水汪汪的。脉络循环正常的人,内分泌一定正常,免疫系统也是强大的,这样的人当然健康长寿了。还等什么,赶紧唱吧!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就开始。喜欢的话,别忘记点赞转发哦分享给朋友,你会收获更多快乐。
老年人为什么热衷于歌唱的原因
告诉你:老年人为什么热衷于歌唱的原因!科学家发现,在艺术价值之外,唱歌还具有很大的健康价值——它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是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
1、唱歌是一项有节奏的体内按摩。唱歌是有节奏的体内按摩,唱歌能冲开人体横膈膜,这种内部的循环按摩,是任何一项运动都代替不了的。唱偏低音的歌曲,可以使血压安定;唱快节奏的歌曲可以使你身心愉悦;而唱拉长音的歌曲可以消除压力,对身心健康有利。大声歌唱还可以对强迫症、抑郁症的治疗都有辅助作用。
2、唱歌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美国加州大学发现,唱诗班的成员在每次排练后,他们体内一种名为IgA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了%,而在一次公开演出后,这种免疫球蛋白更是增加了%。罗伯特·贝克教授对唱歌的作用进行了长期研究,他表示:“压力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如果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很好,免疫系统就会得到增强。”即使那些从来没有经过声乐训练的老人,也能通过唱歌得到实际的益处:医院看病和吃药的次数更少,也更不容易摔倒。
3、唱歌能训练神经通路。无论老人、年轻的学生,还是无家可归的人,在唱歌后的情绪都会变好。此外,患有肺气肿的病人在接受唱歌训练后,呼吸也有所改善。业余唱歌爱好者的个人仪态仪表也更好。
4、唱歌能释放荷尔蒙,增进感情。研究人员证明,人们在唱歌时,大脑中会释放出一种名为催产素的荷尔蒙。刚生下孩子的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大脑里也会释放出这种荷尔蒙,恋人含情脉脉地相互凝视时,他们的大脑中也都会释放出这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能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
5、唱歌能健康减肥。唱歌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锻炼全身肌肉,达到减肥的功效。60公斤体重的人唱歌时热能消耗率2.0千卡/分钟,唱2小时可消耗千卡(与气息深浅相关)。唱一首歌如跑一百米,这对于想减肥但又不喜欢运动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大喜讯。
6、唱歌能增强呼吸功能。唱歌有利于扩大肺活量唱歌与练声均能扩大肺活量,提高呼吸功能。据统计,一般成年人的肺活量是毫升左右,而歌唱家的肺活量常在毫升左右。所以唱歌是一种提高呼吸功能的好办法。
7、唱歌能起到抗衰老的功效。唱歌能够释放有助静心的荷尔蒙,投入地演唱可以活动到许多平时很难活动到的脸部组织,可以抗衰老,维护皮肤弹性,防止皮肤老化及改善更年期,把歌唱当成生活中最愉快最舒心的事情,歌唱使你身心愉悦,焕发青春。
8、大声歌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面貌。心理学家认为大声歌唱对强迫症、抑郁症的治疗都有好处。因此大声歌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疗法。
9、歌唱有助于情感的通畅,让你忘却烦恼,舒缓情绪.在全身心投入唱歌之时,可使你忘却烦恼,心理达到相对平衡,还可调节情绪,把疲劳唱走。情志调养是很难的,建议大家要多唱歌。伤心,愤怒会使人体产生很多危害人体的物质,而唱歌恰恰能将这些物质排除,在歌唱的过程中,人的情绪也就慢慢的缓和了。当你伤心或愤怒时,最好放声高歌。
10、唱歌对胃溃疡的治疗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一个人忧愁沮丧,这些负面情绪会引起人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长期被胃酸浸泡,就会形成溃疡。而一旦人保持愉快的心情,胃酸分泌正常,胃部的溃疡面就会慢慢愈合,使胃功能恢复。
11、缓解便秘。唱歌时利用腹式呼吸法锻炼腹肌,亦可刺激大肠的蠕动,如果你慢性便秘,不如多唱歌。
推荐阅读《沈湘声乐教学艺术》,这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声乐理论巨著。其内容涵盖了音乐心理学、艺术嗓音医学、哲学、教育学、空气动力学、音响学、语言学、音乐史学等,它凝聚了沈湘、李晋玮教授多年来的心血和汗水。二老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数十年间教出那么多杰出的声乐学生蜚声世界歌坛,除了二老本身具有的良好音乐天赋、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中外音乐史学有深入研究和对中外声乐作品独到精湛的艺术处理之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把声乐技术训练与艺术嗓音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_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