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名家郝永波小孔医术方寸之间见真

“当时就是觉得医生是很高尚的,能够治病救人,减轻人们的痛苦。”办公室内,这个常常不能按时下班的医生,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郝永波。已经与耳鼻咽喉人体小器官打了26年交道的他,以过硬的技术、严谨的作风、博大的爱心,在这个“小器官”领域逐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专家”。

追逐梦想传承初心

“我出生于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村人。”从小,郝永波就一直向往着医生这个神圣、高尚的职业。在谈起从医的初衷后,郝主任讲道:“小时候就觉得医生是一个很神奇的职业,望闻问切,通过问诊、治疗就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很不可思议。”神往之下,在填写志愿时,郝永波毅然选择了从医的这条路。

年在滨州医学院毕业后,郝永波带着对医学始终如一的信仰,医院成为了一名耳鼻咽喉科医生。

“一开始的耳鼻咽喉科是很薄弱的,刚来的时候科室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鼻腔内的切除手术。”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室在郝永波主任的带领下,逐渐成长为能够实施各类高难度手术的专业科室,科室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学习氛围浓厚。

勤奋进取精炼医术

“小学科”练出“大本事”,在一般人眼里,医院里一个没有太大风险的“小科室”。事实上,这个科室急、危、重病人多,手术风险也很大,医生的诊治水平和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直接相关。

“作为一名耳鼻咽喉医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一定不能落下。”郝永波讲道。耳鼻咽喉科的手术大多数为个人操作为主,腔隙操作,咽喉、鼻腔、耳朵,都是需要单独操作的手术。因此,多学习、多练习,变成了郝主任教导科室年轻医生最多的一句话。

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医院进修学习,医院进修学习,经常到各地参加学术会议,了解最前沿的医学动态,不断的学习更加充实了他在临床治疗中的理论与技术。

扎实的基础,加上他的勤奋好学及长期的临床实践,郝医院先后开展了扁桃体和腺样体的切除、声带息肉切除术、会厌囊肿切除术、鼻窦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放术、腭咽成形术、喉癌部分切除术、喉次全切除术、下咽癌根治术等手术。

科学诊断解除痛苦

多年前,医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是大冬天,接到急诊科电话后,袜子都没来得及穿,蹬上鞋就跑了出去。”在前往急诊科的路上,郝永波电话通知了科室医生,往急诊科赶去。

“到了后看到患者情况,就觉得病情不能再拖了。”因为呼吸困难,患者只能坐着,并且浑身大汗淋漓,面部青紫。经过诊断,确认患者为急性喉梗阻,并且为四级喉梗阻。做出判断后,郝永波便紧急实施了气管切开术,在紧张的手术后,成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艰辛的行医道路上,他是一个不忘初心的“领跑者”。从医26载,变的是容颜,是日益精进的医术;不变的,是他的仁心仁术和医者情怀。

来源:医院

编辑:文墨

通联:赵德华

审核:孙文龙

终审:马静春

特邀编审:王秀华

▼往期精彩回顾▼

买饭不用跑病房床头扫一扫镜头下,那些暖心的“医瞬间”中年男人遇到“痛风”和肥胖—管住嘴、迈开腿

▽医界君拍了拍你:点击在看,或者把公号置顶,有助于更快找到我们的最新推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zl/1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