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临床操作指南二全身麻醉喉罩

上周写了一篇《麻醉学临床操作指南》,接到小伙伴们的反馈,想要学习一下具体的全身麻醉,对于这种要求我们一定会满足小伙伴们的。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聊一聊喉罩和双腔气管插管。

本文是《麻醉学临床操作指南》系列文章第二篇《全身麻醉-喉罩》,全文共计字,含全身麻醉-喉罩手术过程一部,时长为2:56。阅读时间较长,请小伙伴耐心阅读。

全身麻醉-喉罩

适应证与禁忌证

喉罩(laryngealmaskairway,LMA)是一种特殊的声门上气道工具,在其前端有一个硅橡胶制成的凹形套囊,大小恰好能盖住喉头。LM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的气道管理。LMA可在盲探下插入,不需要使用喉镜显露声门,有不同型号,分别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体重的患者。

适应证

1.无反流、误吸风险和不牵涉气道的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1)体表、四肢全麻手术。

(2)头颈部和眼科手术。眼内压波动幅度小,利于保证眼科手术的疗效。

(3)手术室外的麻醉。需要全麻和刺激较小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

(4)短时间腹腔镜手术。

2.已预料到或未预料到困难气道的处理。困难气道时面罩不能维持有效通气,可应用LMA通气维持氧合;困难插管时可应用LMA引导插管或LMA全麻。

3.通过LMA可施行激光烧蚀声带、气管或支气管内小肿物检查和手术。

4.急救复苏(CPR)时置入LMA简单、方便、效果可靠。

禁忌证

1.有呕吐、反流、误吸高风险的患者。

2.肺顺应性降低,通气时气道峰压预计大于30cmHO。

3.咽喉部有病理改变患者应慎用。

(1)颈部接受放射性治疗累及咽喉部的患者。

(2)咽喉部存在感染或其他病理改变的患者。

(3)潜在呼吸道梗阻患者,如气管软化、咽喉部占位病变等。

4.张口受限、舌或扁桃体异常肿大等患者。

操作前准备

1.知情同意

操作前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操作目的,告知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LMA插管全麻的主要风险包括。

(1)反流、误吸;

(2)漏气和通气失败;

(3)呼吸道梗阻(位置不当、喉痉挛);

(4)局部组织损伤导致的咽喉疼痛等;

(5)神经损伤导致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等。

2.麻醉操作前准备

(1)常规器械及药品准备:氧气、吸引器、面罩、喉镜、气管导管、麻醉和抢救药品、胃管、注射器、润滑剂等。

(2)LMA类型和型号的选择:常见的LMA包括:ClassicLMA、FlexibleLMA、ProsealLMA、SupremeLMA、i-gelLMA、SLIPALMA、FastrachLMA、CTrachLMA、AmbuAura-iLMA等,其中FastrachLMA、CTrachLMA、AmbuAura-iLMA为可插管型LMA。

应根据临床目的和患者体重等选择适当型号的LMA。

(3)LMA检查:给套囊充足量空气,检查是否漏气;检查LMA表面有无切口、撕裂、擦痕;检查15mm的连接管以确保它紧密连结气道导管,不要旋拧连接管以免破坏其密封性。

(4)LMA塑形:插管前应将套囊完全放气塑形成一个匙状。可以通过在平台上把孔管的边压低或直接用手指压迫抽气完成,连接管应注意伸直;也可使用专用塑形设备。

(5)LMA润滑:水溶性润滑剂润滑LMA勺状套囊的背面。

解剖要点提示

LMA置入径路从牙齿开始,尖利的牙齿可以导致通气罩受损。LMA置入需要一定的张口度,而张口度很大程度上由颞下颌关节的活动程度决定,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导致张口困难,难以置入LMA;张口过大又可能压缩咽部空间,影响LMA的置入。提下颌操作可以使舌和会厌脱离咽后壁,由此增加咽的前后径和操作空间,利于置入LMA,而且LMA置入前提下颌有助于判断麻醉深度是否适于插LMA。LMA置入咽部前放置于口腔上壁,其由骨性硬腭和肌性软腭组成,其形状影响通气罩进入口咽部的角度,夹角过小(<90°)导致LMA通过口腔时遇到阻力,导致插管困难。口腔底部的舌体越大,置入LMA和口腔内操作的空间就越小,而且舌体被向后推可能导致口咽部入路的阻塞,导致气道梗阻。

咽部是LMA置入的主要功能区域,其空间和形状影响LMA的放置和封闭效果,同时也是最易损伤的部位。软腭上方为鼻咽,是LMA置入时最易产生阻碍和损伤的部位,尤其是操作用力过大时。软腭下方为口咽,延续至会厌尖的上部,是LMA置入的位置,口咽部的病理改变对LMA放置影响较大,口咽黏膜所受压力最高,LMA充气压力过大易导致口咽部的损伤。扁桃体是口咽部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扁桃体肥大可能会阻碍LMA的置入和气道的封闭,亦有可能受到暴力和压力损伤。会厌尖的下方为喉咽,前方有喉口、梨状隐窝等,会厌和喉是其中的重要解剖结构,LMA置入咽部后通气罩大部分位于此处,因为通气罩的主要作用是封闭呼吸道,因此其空间和形状一定程度上影响LMA的置入和封闭的效果。下咽部位于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的后方和下方,LMA通气罩远端停留于此,能和消化道形成有效的封闭,胸骨上窝敲击试验时会压迫下咽部,观察引流管的液面波动可以确定双管LMA通气罩远端的部位。

会厌是叶形的纤维弹性软骨,其位于舌根后方,是口咽和喉咽的的分界标志,也是喉镜暴露声门前最重要的标志。会厌的游离端伸向后方,由此突出到LMA置入通路中,可能会阻碍LMA置入,特别是会厌较大、卷曲下垂或有病理改变时,亦有可能在置入LMA时受到损伤。喉处于喉咽和气管之间,置入LMA时可能导致喉的组织损伤。喉向下端延伸为气管,经LMA可以将检查工具插入气管。气管后方是食管,食管上括约肌和通气罩远端形成端端封闭,鼻胃管和检查工具可以经LMA引流管置入。LMA可能影响食管括约肌的功能,操作用力过大可能导致食管损伤和吞咽困难。

LMA的最佳位置是通气罩远端位于下咽部,正对食管上括约肌,紧靠着患者环状软骨的后方。通气罩两侧对应梨状隐窝,近端的前表面在舌根后方,扁桃体水平以下。通气罩基底部和后表面贴靠在咽壁。通气罩的陷凹面贴附于杓会厌襞上,通气罩围绕喉口形成密封。通气罩充气可以使咽部的前后径增加1cm,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看到声带和会厌等结构。

操作方法与程序

1.物品准备

说明:准备物品及术前用药同气管插管。

2.喉罩的检查和塑形

3.喉罩放置

说明

(1)麻醉深度:意识消失、下颌松弛并对推动下颌无反应。在静脉注射丙泊酚2~4mg/kg的麻醉深度下可以放置LMA,应用肌松剂利于减少丙泊酚剂量。七氟烷2%~2.5%吸入麻醉亦可满足LMA置入。

(2)可不用肌松剂。

注意事项

(1)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2)注意调整口腔空间和LMA位置:口腔适度张开,也可左手牵引下颌或轻推患者头部后仰,以展宽口腔间隙。

(3)LMA置入多为徒手操作,有些LMA可以借助专用引导器、探条引导或喉镜辅助等方式协助完成插管。

(4)LMA置入后,将LMA上下滑动几次(up-down手法)利于LMA的准确对位,减少舌体、会厌等的阻碍。

4.判断喉罩位置

注意事项

(1)纤支镜检查可以准确判断LMA的位置。

(2)LMA的拔除

1)LMA在全麻苏醒期对患者刺激小,苏醒更为平稳。深麻醉状态下拔管,麻醉应为可安全拔除LMA的最低麻醉深度,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既能缩短苏醒时间,又能降低保护性反射,但应注意气道梗阻的风险。

2)清醒拔除LMA指征包括:呑咽反射恢复、自主活动恢复、咽反应增强、按指令张嘴。

3)通气罩充气状态下拔除LMA,可以保证气道的密封性和保护气道,利于清除分泌物。

4)放气后拔除LMA,可以减少LMA对患者的损伤和通气罩的损坏。

5.固定喉罩

操作中注意事项

1.气道梗阻LMA置入位置不恰当或型号不符等原因导致,不能有效建立气道,造成LMA扭曲、通气罩远端反折或会厌下折,导致气道梗阻。需要及时辨别LMA位置,调整或重新插管。

2.反流误吸麻醉时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降低,由于LMA位置欠佳和隔离不良等导致反流误吸,有可能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用于反流、误吸高风险和肺顺应性欠佳患者;避免通气压力过大;注意吸引分泌物和血液等,可以减少相关风险。一旦发生反流和误吸,应立即拔除LMA,清理呼吸道,并改用其他通气方式。

3.通气失败和漏气主要由于位置对合欠佳或通气压力过大导致,影响通气效果,增加反流误吸风险。术中的体位变动、麻醉过浅或肌松欠佳等可能导致LMA的移位。需要熟练掌握插管技术,插管后注意确认导管位置;注意倾听呼吸音;正压通气时,气道内压一般不宜超过20cmHO,最大漏气压可达30cmHO,否则易发生漏气;麻醉过浅可能导致LMA的移位,需要注意加深麻醉;另外需要注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LMA,并检查LMA的密闭性。

4.周围组织损伤LMA麻醉周围组织损伤较常见,拔管时表面染血证实组织损伤的存在。LMA选择不合适,插入时用力过大或因困难插管次数过多、位置不佳等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肌松剂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插管条件;注意插管力量和手法,避免插入损伤;确认LMA位置良好并早期识别位置不当。

5.血管、腺管和神经受压LMA通气罩充气容量高时可能压迫颈动脉,减少血流。舌部血管受压可导致舌发绀或肿胀。腮腺管、下颌下腺和咽鼓管等腺管受压可能导致肿胀和炎症。压力过高可能对周围神经造成压迫,舌神经受压损伤可能导致舌部感觉改变;舌下神经受压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喉返神经损伤导致构音障碍。选择合适的LMA型号,避免充气压力过大,应用低充气量减少容积能够降低损伤发生;避免长时间应用LMA麻醉和笑气麻醉等利于减少相关损伤。

  愿每一个医生,都让世界新生

  愿你自立到独当一面,仍能被世界以拥戴。

  愿你自律如日出日落,锻造自己收获自由。

  愿你自强而不息不止,在新时代奋斗新生

进群学习

阅读推荐

¥元

¥78.4元

如何购买

方法一:

第一步:下载“国家医学电子书包”APP

第二步:注册登录账号

第三步:—搜索条内输入所需内容名称

方法二

第一步:复制下方文字至淘宝客户端打开

教材】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wh/1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