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配图:小牧君
“非洲猪瘟进入我国已经两年多了,年8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也就说明非洲猪瘟在我国已经是常态了,没有之前的那么恐慌了,也有了一定的防控能力。”
大家好,我是小牧君,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非洲猪瘟的防控。
非洲猪瘟进入我国已经两年多了,年8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也就说明非洲猪瘟在我国已经是常态了,没有之前的那么恐慌了,也有了一定的防控能力。
下面先了解一下非洲猪瘟。1、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年肯尼亚首次报道,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年,其他国家陆续出现。
年8月我国沈阳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同月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以及安徽芜湖相继发生。
短短一年的时间不到,非洲猪瘟病毒席卷我国大江南北,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养猪的后续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截止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也没有完全恢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动物疫病以及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本病只感染猪,没有季节性,不分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易感染。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易感猪群,被病猪污染的饲料,水源也是传播媒介。非洲猪瘟以高发病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怀孕母猪患病时,可造成弱胎、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潜伏期5-9天,无特征表现,与猪瘟极其相似。2、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可高达42℃,颈部、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呈蓝紫色或出血斑,发绀,可视黏膜潮红,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或腹泻,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母猪流产、死产或产弱仔;病死率90%-%,病程6-15天。
3、非洲猪瘟的病理变化1、病理变化与猪瘟相似,出血症状和淋巴肿大等病变,甚至比猪瘟明显。
2、胸、腹腔及心内有较多的黄色积液,偶尔混有血液,心包积水,心外膜、心内膜出血。
3、全身淋巴结充血,有水肿,肠系膜的淋巴结最严重。
4、肾脏、肺脏、心脏、肝脏可见肿大、出血,脾脏充血肿大,可达正常脾脏的2-10倍,质地脆弱,边缘隆起或梗死
5、喉头、会厌部有严重出血,肺小叶间质水肿,胆囊壁水肿,浆膜和结膜有出血斑,膀胱黏膜有出血斑。
6、小肠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出血,盲肠和结肠充血、出血或溃疡。
4、非洲猪瘟的防控非洲猪瘟目前市面上暂无疫苗去预防,所以要对其防控,主要做好非洲猪瘟等关键疾病的防控。
非洲猪瘟病毒喜冷怕热、喜潮怕干,气温骤然下降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防控,猪场应完善生物安全体系,自觉封场,减少对外交流,有效阻止疫情传入和扩散。
首先,加强异常猪只的监控。凡是表现为:体温升高、腹泻/血痢、呕吐、流涎、减料/厌食、体表发红、口鼻流血、流血不止、腹部等部位有出血斑,出现神经症状等,均应进行隔离、封锁、采样、送检。
其次,做好猪场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进出场区的频率;实现场区相对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出场区;车辆进入场区前进行二次洗消;规范病死猪处理,尽量减少苍蝇滋生;封闭区域避犬猫老鼠;一定要树立基本生物安全意识。
第三,做好常见多发病的防控。考虑到气温骤然下降,低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多种常见多发病,包括:猪呼吸道疾病(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等)、胃肠道疾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呼吸道疾病的控制,要从消除病原、改善猪场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胃肠道疾病多采用补液、止泻、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方法对症处理,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 THEEND ——
免责申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