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劳动节,多数人都有5天假期。我一向是不过节的,每天都一样。这个观点,我在《学习和人生没有假期》一文中写过了。
正好周末,又是战略忽悠的时间,我想讲讲如何用最低的学习/工作成本,去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是我多年来的做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图是我在某自媒体平台的成绩,收益其实不只这些。另外还要加上签约收入,一共有14万左右。
一年平均下来,只有2万多,没多少。但也算是小有成绩,很多人专门从事自媒体,没多久就铩羽而归,而我业余坚持了5年之久。再坚持个30年,甚至一直写到写不动,我也觉得没问题。
我主要的创作内容是文章,不讲究排版和配图,就输出观点,视频是直接用工具转的,去年才开始发布。哪怕平台扶持直播、视频,同学朋友都劝我投身其中,但我也不动心,就是坚持做自己擅长的、认为正确的事情。
我终于等到了契机,有了文字内容的基础,几分钟就能产出一个还可以的视频,配音、字幕和图片一条龙搞定。以后如果想做得好一点,还能外包请人专门制作。感觉今年是开始发力起飞的时候了,几个自媒体平台都长势喜人,最近还接到了小米跑步机的品牌广告。
文字创作,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我要扬长避短,将其发挥到极致,这是巨大的机会。这5年来,我真的是两耳在闻窗外事,却一心只写大长文。
我写得越多,积累就越多,进步就越大。现在再回顾5年前写的文章,不仅内容观点很多槽点,就连文笔都很差。
不过,我很清楚自己是渣渣,绝无可能一写就好,一写就爆款。就连那昔日呼风唤雨的咪蒙,也是科班出身,做了十几年记者,才终于在自媒体时代一夜爆红的。我非科班出身,又无过人之处,只得勤能补拙。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从我开始写的那天起,就基本上坚持每天都写一篇,字数都在字以上,写得越来越长,现在行文,得字才能收得住我脱缰的思维野马了。完成这样一篇文章,也要不了两、三个小时。
谁能想到,我在学校时期,竟是“动笔困难户”呢。但我就是凭着这个勤奋劲,不害怕写,不求成绩,在每次写作中历练,打磨自己的技法,提升自己的思维。皇天不负有心人,古人诚不欺我。
如今,我已完成《好身材从心出发》《生活减肥法》《筋膜健身塑造优雅体态》三本健身专业书籍,撰写课程文档和+篇自媒体文章,累计字数应该不少于万。平均每年下来,至少60万字,每天平均接近字。
如果让5年前的我有这个创作频率,有这个成绩,想都不敢想,难于上青天啊!
而且开始之时,我也在上班,时间不是那么充分。所以实现这个目标,我其实舍弃了不少东西,尽量专注在那些重要的人、事、物上。我围绕于此,重新设计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然我不是凭空想的,也和个人的两次经历有关。第一次是毕业没两年便身患“奇病”,感觉要挂了,思考了一番人生,幸亏有惊无险,从此就比较注意健康;第二次是前几年生活方式+错误健身积累的问题爆发,到处求医也尝到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心态丕变。
我决心真正地做自己,不去在乎那些无谓的他人评价,为自己而活,为重要的人事而活。我心里有一个重要清单,不断地将一些划去,也会加进来(较少)。比如假期旅游,就不是我的重要事项;我可以为重要的人,推掉或推迟原本就计划好的事情。
我不是小舍得,是大舍得。
我已经非常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而且还让人知道我就是这样的。我不会顾及别人的好心好意或者面子,而委屈自己。该配合的时候,我自然会配合。所以我基本不用花时间精力去想怎么讨好别人,都是开诚布公、直接了当。
以前我喜欢看完书,拍了封面发朋友圈,并附上编号,几年下来都+了。有人觉得我在装X,有人觉得压力大,也有人跑来翻书单……我都不在乎,按自己的想法来,突然有一天,心境转变,不发就不发了,不会觉得可惜,没有半途而废之感。
我现在每天都工作,写作是基本任务,哪怕是出门不在家,可能没空或太累就不写作了,但依然会尽量发一些旧文或者视频来保持更新。家人说,天天发别人看多了会厌的,让我不用写那么多,别太累了。
其实对我来说,写作、工作一点都不累,反倒是让我闲下来,一整天都没有干一点正事,我才觉得不舒服。这么多年,我已经形成习惯了,不搞点有助于前进的事情,不积累点东西,就必定耿耿于怀。
更何况,我每天发几个视频,发点文章,都有一点广告收益。这个进步,看得见,虽然几十块钱很少,但有一种积累的成就感,令我心安。
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疲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我对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未觉得厌倦。这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工作/学习状态,不必要的消耗很少,每天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要去做这些事情,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少则得,多则惑。目标专一,计划明确,就很容易实现。
简单来说,要把工作/学习变成习惯,而不是培养好的习惯。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做的刷牙、洗脸、洗澡,不做就会周身不自在。但是从来就没有一种好的刷牙、洗澡、洗脸的习惯之说,这就是习惯的真谛。
当前很多家长/孩子在追求的学习习惯,只是好的习惯。这本身是很大的问题,好意味着追求事情的结果,而习惯本身是没有结果之说的,只有重复的练习,直至习惯成自然。当对学习的要求越多,标准越高,就越不容易形成习惯。
我如果要求自己的文章阅读量很高,评论很好,肯定写不下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写一篇,然后发布,仅此而已。但我现在,每天可以写两篇了,一篇健身,一篇教育,有0+。假如一定要有特别满意的文章才能发,可能我会耽误太久,效率极低。
我认识很多人,都知道写作是好东西,每次下笔都是左思右想,一个月都没完成一篇。初时还有点兴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彻底写不下去了。哪怕有真才实学,写得太少,也只能原地踏步。反观没有偶像包袱的我不要脸,忍住呕吐,大胆狂写,也没怎么样,慢慢就提高了。
而且最大的麻烦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拼尽全力做的事情,竟然没有预期的回报,那努力还有何意义?都是没有好结局,还不如不努力了。很多家长鸡娃,都是因为用力过猛而失败的,目标过高且没有回旋空间。
一定要允许自己不够好,才能好起来!
世间大多数事情,毕其功于一役的极少,都得有个过程,意志力基本不重要。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早熟的都是歪瓜裂枣,不得善终。什么天赋啊,什么条件啊,都不影响最终大局。关键是,要一直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剩下的就是时间的事情。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天道酬勤。勤不是死命干活学习,在于频率高,勤而不劳、不倦。今天学习了,明天还想学习,还能学习,就是最好的状态。
不妨试着定一个每天的小微目标,如朗读《新概念英语》一篇课文1遍,或做广播体操1遍。这件简单的事情,会有神奇的效果。若干天以后,就变成了刷牙洗脸一样的习惯。
人生没有几个5年、10年,任何一件事,持续做这么久,天赋、师资就是再差,也必然能有很不错的成绩。而且这个过程,是非常轻松、愉快的。
推荐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颇有助益。
插播广告:给有缘人的《千字文》读书启蒙课
#喜欢林较瘦,请三连:点赞/在看/转发#
不胖的林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