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鼾、鼾症、打呼噜”。一个人夜间睡眠时,呼吸暂停频繁发生,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或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可以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今天我们将通过以下的内容为大家作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该病症。
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有很多,但多由上呼吸道的阻塞或狭窄所致:
鼻部疾病:各种原因造成的鼻腔狭窄或阻塞,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血肿,脓肿,鼻腔黏连,鼻息肉,鼻腔,鼻旁窦肿瘤及其他占位性病变等。
鼻咽部疾病:常见的有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鼻咽腔闭锁,颅底肿瘤等。
口咽部疾病:如扁桃体肥大,软腭低垂,肥厚,腭垂过长,肥大,咽侧索肥厚,口咽腔瘢痕狭窄,咽旁间隙的肿瘤,脓肿等。
下咽部疾病:如舌根淋巴组织增生,舌根肿瘤,巨大会厌囊肿,脓肿,会厌肿瘤,下咽后壁或侧壁的脓肿,肿瘤等。
口腔科疾病:如舌体肥大或巨舌,舌体,舌根,口底的肿瘤,颌下脓肿,先天性小下颌或下颌后缩等。
其他疾病:病理性肥胖,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低下,颈部巨大肿瘤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常常由多种病因共同起作用所造成的结果,特别在体重增加、老年、上呼吸道感染、心脏病、仰卧位睡眠、饮酒及服用安眠药等诱因下,病情会明显加重。
不同种类的睡眠呼吸暂停其症状表现也不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即在睡眠中因上气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表现为口鼻腔气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动作尚存在。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即口鼻腔气流和胸腹呼吸动作同时停止。主要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或支配呼吸肌的神经或呼吸肌病变,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呼吸停止。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即上述两者并存,以中枢性呼吸暂停开始,继之表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中潮气量减小,即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伴血氧饱和度下降4%以上称为呼吸不全或低通气。
尽管种类不同但其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的症状表现
1、较常见(60%患者):打鼾、白天嗜睡、疲乏无力、夜间呼吸停止,肥胖、夜间睡眠动作异常、个性改变、夜尿增多、睡觉后不解疲乏。
2、常见(10%—60%患者):夜间憋气、性欲减退,清晨口干,头痛,夜间出汗、咽炎不愈。
3、少见(10%患者):夜间尿床,频繁憋醒,夜间咳嗽,失眠多梦,胸痛。
据调查,中国严重打鼾者中高血压患病率达48%且不易控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脑血管意外(中风)患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倍。中国目前的此病患者约有万-万,患病者占正常人群的2%,其中60岁以上的人患有呼吸暂停综合症约20%-40%。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打鼾步步惊心的严重危害。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您可以在线咨询医生,或者拨打咨询热线-,我院医生竭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