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管理的思考

日间手术(daysurgery),是指病人在入院前已做完术前检查,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手术,24小时内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

与传统手术相比,这种新的服务模式有以下好处:

对病人:住院时间缩短、术前等待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家属负担减轻。

对医院:使医院的床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床位使用率大幅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会提高。

对国家:社保的付出减少了,但服务品质并未降低,同时也部分解决了病人住院难、手术迟的问题,满足病人趋优心理。

医院开展或拟开展日间手术的现状,有关部门应选择安全可靠手术适应征的病种手术纳入日间手术的管理,例如:齐齐哈尔市就选择了将乳腺良性肿瘤、慢性扁桃体炎、会厌囊肿、腘窝囊肿、白内障、青光眼、声带息肉、鼻息肉、骨折内固定物取出九个病种纳入日间手术。

医院日间手术管理水平,从管理层面上分析,我们有以下建议。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效顺畅的日间手术服务流程

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为主的日间手术服务,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入推进“日间手术+社区照护”模式,完善日间手术医疗服务链

医院与社区连续性的无缝化医疗护理服务,是日间手术最完美的模式。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并非达到康复标准,也并非本次医疗过程的圆满完成,而是仍需要很好的家庭和社区医疗照护,以医联体为切入点,衔接分级诊疗制度,促进“日间手术+社区照护”模式的推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分工协作机制。医院可以联合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区域医疗协作平台,这种协作平台也完全可以跨区域,那就是与互联网医疗的有效结合,实现患者医疗信息共享,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将没有很高技术要求的术后观察与处理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日间手术患者对连续性医疗服务的需求,解除其后顾之忧,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另外,可以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居民实施日间手术出院回家后,暂时配备相对固定的家庭医生和护士,完成定期现场随访与观察,负责日间手术患者的后续医疗照护与康复指导。

患者术前检查也可以在日间手术医师的指导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就近医疗机构完成,并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减少手术前门诊检查等待时间。

完善医保支付方式

日间手术的医疗保险报销问题是阻碍其在临床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应加大政府投入和强有力的医疗保险支持力度,应根据日间手术发展的需求积极调整医保支付政策,逐步将可开展日间手术的病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更多患者,尤其是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患者选择日间手术。

此外,各省市相关医院相继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如将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在门诊的相关检查、手术费用及观察费用按住院标准纳入医保报销,并定期根据试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调整,不断完善针对日间手术的医疗保险政策,通过支付模式的改变促进日间手术的健康发展。

建立日间手术评价体系

医院开展的日间手术,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标准体系和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从效果、效益、效用三个维度对日间手术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将日间医院绩效考核,通过完善日间手术效果评价体系提高医生的积极性,推进日间手术的完善和成熟。

开展日间手术能力审核

组织行业内专家对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进行能力审核工作,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人员技术、制度、设备和其他保障条件符合医疗质量安全要求。通过能力审核工作,医院将日间医院内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单元来管理,医院重视日间手术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实施日间手术,确保了患者能得到高质、高效、安全、顺畅的治疗,实施门诊日间手术对医疗技术与配备具有更高的要求。开展此项治疗的医疗机构须配备有细致的术前评估流程、先进的手术室条件和设备、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科学的就医流程、完善的术后随访系统。同时,定点医疗机构须严格掌握门诊日间手术治疗指征,不能推诿病人,需在病人达到治疗效果后方可医疗终结。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zxgl.com/hywh/8771.html